
亦作“ 同意語 ”。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語。常用來表示某種事物的本質或特征。《新華日報》1943.2.20:“ * 是野蠻的同義語, * 的目的就是要使文明進化了的人類複歸于野蠻。” 柳青 《狠透鐵》十一:“至于‘現在’這個概念,對于他永遠是奮鬥的同意語。”《人民日報》1984.7.16:“打這以後,‘頂風上’就成了他們戰勝困難的同義語。”
“同義語”指在某種語言中,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語。它們可以在特定語境中互換使用,但大多數情況下存在細微差異。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語 | 同義語 | 差異說明 |
---|---|---|
失敗 | 挫折 | 後者強調過程中的困難 |
擴大 | 擴張 | 後者常含負面色彩(如領土擴張) |
安靜 | 寂靜 | 後者程度更深,多用于描寫環境 |
如果需要進一步學習,可通過詞典工具(如《現代漢語詞典》)或語料庫查詢具體詞語的同義關系及用法差異。
同義語是指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語。在漢語中,同義詞是指具有相同或相近意義的詞語。同義詞可以用來增加表達的方式,豐富語言的表達能力。
同義字的部首是“口”,筆畫數是8。
同義字取自古代漢語,是為了避免重複使用同一個詞而衍生出來的。在漢字發展的過程中,不同的地域和時代衍生了許多同義詞。
同義字的繁體字為“同義字”。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但同義字的基本意義并沒有改變。在古代,同義字的寫法可能更為繁複,但仍能表達相同或相近的意義。
1. 他的聰明和智慧是同義的。
2. 希望和夢想是同義詞,代表着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
同義詞組詞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根據具體的語境和需要進行組合。例如:喜歡、愛好、鐘愛、喜愛。
近義詞是指意義相近但不完全相同的詞語。例如:快樂和愉快。
反義詞是指意義相反的詞語。例如:高和低、冷和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