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廪假的意思、廪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廪假的解釋

《漢書·循吏傳·龔遂》:“ 遂 乃開倉廩,假貧民。” 顔師古 注:“假謂給與。”後因以“廩假”指谷物的借貸。 宋 葉適 《朝奉大夫緻仕黃公墓志銘》:“凡故疇新畎,廩假進退,抱孫長息,婚嫁有無,皆落莫恍惚,若夢中事。”廩,一本作“ 廪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廪假”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1. 詞源與出處
    “廪假”最早出自《漢書·循吏傳·龔遂》。西漢宣帝時期,龔遂任渤海太守時,面對饑荒開倉赈濟,将谷物借給貧民(“遂乃開倉廪,假貧民”)。顔師古對此注解:“假謂給與”,即“假”在此處指官府主動給予或借貸。

  2. 核心含義

    • 廪:指糧倉,代指儲存的谷物。
    • 假:古義為“借”或“給予”,此處特指官方對民衆的救濟性借貸。
      因此,“廪假”指官府将糧倉中的谷物借貸或發放給百姓,主要用于應對災荒等緊急情況。
  3. 應用與擴展
    該詞在後世文獻中延續使用。例如宋代葉適的《朝奉大夫緻仕黃公墓志銘》中,用“廪假進退”描述谷物借貸的分配管理,表明其含義擴展至包括糧食物資的調配。

  4. 字形異體說明
    部分文獻中“廪”寫作“廩”,兩者為異體字,含義相同,均指糧倉。

“廪假”是古代政府救災的重要措施之一,反映了傳統社會以倉儲制度應對民生危機的治理理念。

網絡擴展解釋二

廪假

《廪假》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廪”和“假”兩個字組成。下面我們來分析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意思

《廪假》的意思是“勉強過日子”,也可以指“度日如年”。這個詞語表示過上了勉強度日、過得很艱苦的生活。

拆分部首和筆畫

《廪》這個字的拆分部首是“廣”,它是一個六畫字。

《假》這個字的拆分部首是“亻”,它是一個九畫字。

來源

《廪》這個字,最早的意思是指存放糧食的庫房。後來引申為勉強過活,度日如年的意思。在古代,假如沒有苛給養,百姓們也會有窮苦艱難的時候。

繁體

在繁體字中,廪的寫法為“廩”,假的寫法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廪的上面加了一個“甚”,意思是非常。假的寫法與現代漢字寫法相同。

例句

他過去是一個有錢人,但是因為一場意外,現在他每天都在廪假。

組詞

廪食:指國家存放的糧食。

假模假式:指虛僞的态度或舉止。

近義詞

勉強度日、艱難度日、過得艱苦

反義詞

過得舒適、生活富裕、過上幸福的生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