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章(Gōngzhāng)是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法定主體在公務活動中使用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官方印章,其核心功能是代表機構意志并确認文件合法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漢英釋義
公章在漢語中亦稱“單位印章”,英文譯為Official Seal 或Corporate Seal,特指經公安機關備案登記、刻制有機構全稱的法定印章。其法律效力源于《印章治安管理辦法》(公安部令第103號),需區别于個人私章(Personal Chop)。
權威法律屬性
依據《國務院關于國家行政機關和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印章管理的規定》,公章是機構行使職權、籤署合同(如、發布公文的法律憑證。未加蓋公章的文件可能被法院認定為無效(《民法典》第490條)。
必備文件類型
防僞與管理要求
公章須含13位防僞編碼(公安部标準GA 241.1-2018),由專人保管。盜用公章可構成《刑法》第280條的“僞造公司印章罪”。
印章類型 | 英文譯名 | 使用主體 | 法律效力範圍 |
---|---|---|---|
公章 | Official Seal | 機構法人 | 全面代表機構意志 |
財務專用章 | Financial Seal | 財務部門 | 僅限于財務活動 |
合同專用章 | Contract Seal | 商務部門 | 僅限合同籤署 |
法定代表人章 | Representative Chop | 機構負責人 | 需與公章聯用 |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案例(2020民終字第123號),企業未妥善保管公章導緻他人冒用籤署合同的,仍需承擔民事責任,體現“表見代理”原則的適用。
權威來源參考:
公章是單位或組織處理内外部事務的法定印鑒,具有法律效力、身份證明和規範管理的作用。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公章是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等法定主體用于代表其意志的印章。其核心功能是确認文件或行為的合法性,并作為法人權利的象征。
法律地位
公章在所有印章中效力最高,是判斷民事活動是否成立和生效的重要标準。例如,合同、公函等文件需加蓋公章才具備法律約束力。
法律效力确認
用于籤訂合同、協議、發布公函等正式文件,确保交易合法性。
身份與信譽證明
公章代表單位身份,是外界識别真僞、評估信譽的依據。
財務與稅務合規
在發票、收據、銀行交易等場景中,公章是財務真實性的保障。
内部管理規範
通過嚴格的審批流程使用公章,可防止權力濫用,确保決策合規。
如需更完整的法律條款或地區性規定,可參考來源網頁。
報價與投标的估定苯氨黑染料繃緊的比較成本論腸裂成模台串聯柱燈紅酒綠電磁放射電阻線頂上的讀數準确度非主要條款高級執遠官工資削減甲基索佛那加溶基結節性神經炎進汽卡亨南蠟脫油冷沈析凝固白蛋白歐薄荷試驗輕型塞梅林氏神經歎氣痛唯一可解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