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章(Gōngzhāng)是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法定主体在公务活动中使用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官方印章,其核心功能是代表机构意志并确认文件合法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汉英释义
公章在汉语中亦称“单位印章”,英文译为Official Seal 或Corporate Seal,特指经公安机关备案登记、刻制有机构全称的法定印章。其法律效力源于《印章治安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103号),需区别于个人私章(Personal Chop)。
权威法律属性
依据《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印章管理的规定》,公章是机构行使职权、签署合同(如、发布公文的法律凭证。未加盖公章的文件可能被法院认定为无效(《民法典》第490条)。
必备文件类型
防伪与管理要求
公章须含13位防伪编码(公安部标准GA 241.1-2018),由专人保管。盗用公章可构成《刑法》第280条的“伪造公司印章罪”。
印章类型 | 英文译名 | 使用主体 | 法律效力范围 |
---|---|---|---|
公章 | Official Seal | 机构法人 | 全面代表机构意志 |
财务专用章 | Financial Seal | 财务部门 | 仅限于财务活动 |
合同专用章 | Contract Seal | 商务部门 | 仅限合同签署 |
法定代表人章 | Representative Chop | 机构负责人 | 需与公章联用 |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案例(2020民终字第123号),企业未妥善保管公章导致他人冒用签署合同的,仍需承担民事责任,体现“表见代理”原则的适用。
权威来源参考:
公章是单位或组织处理内外部事务的法定印鉴,具有法律效力、身份证明和规范管理的作用。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公章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法定主体用于代表其意志的印章。其核心功能是确认文件或行为的合法性,并作为法人权利的象征。
法律地位
公章在所有印章中效力最高,是判断民事活动是否成立和生效的重要标准。例如,合同、公函等文件需加盖公章才具备法律约束力。
法律效力确认
用于签订合同、协议、发布公函等正式文件,确保交易合法性。
身份与信誉证明
公章代表单位身份,是外界识别真伪、评估信誉的依据。
财务与税务合规
在发票、收据、银行交易等场景中,公章是财务真实性的保障。
内部管理规范
通过严格的审批流程使用公章,可防止权力滥用,确保决策合规。
如需更完整的法律条款或地区性规定,可参考来源网页。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