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labour union law
【經】 union organization
dharma; divisor; follow; law; standard
【醫】 method
【經】 law
工會組織法 (Trade Union Organization Law)
定義與核心概念
工會組織法指規範工會成立、運作及權利義務的法律體系,在中國特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Trade Union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該法明确工會是職工自願結合的群衆組織,代表勞動者權益,參與民主管理和監督。其英文術語“Trade Union Organization Law”強調法律對工會組織架構、職能及活動規則的系統性規範。
法律框架與主要内容
工會需依法登記,具備法人資格,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工會法》第14條)。企業、事業單位應支持工會活動,提供必要工作條件。
用人單位不得阻撓職工依法參加工會,或對工會工作人員打擊報複(《工會法》第50條)。違反者需承擔行政或民事責任。
立法演進與權威依據
中國工會法曆經多次修訂(1992年頒布,2001年、2009年、2021年修正),最新修訂強化了新就業形态勞動者(如網約工)的權益覆蓋。權威來源包括:
實務意義
工會組織法為勞動者提供集體協商的法律工具,平衡勞資關系。例如,工會可依據該法要求企業公開薪酬制度,或就勞動安全衛生提出整改建議。其英文譯名“Trade Union Organization Law”在國際勞工組織(ILO)文件中亦被廣泛采用,體現中國法律與國際勞工标準的銜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及相關資料,"工會組織法"通常指規範工會組織設立、職能、權利與義務的法律法規,核心内容體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以下是具體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是中國工會組織的核心法律依據,于1992年通過并多次修訂(最新為2022年修訂版),明确工會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職工自願結合的工人階級群衆組織,是黨聯繫職工群衆的橋梁和紐帶。其立法目的是保障工會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地位,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工會的法定職能可概括為以下四點:
組織原則
組建程式
主要包括:向上一級工會提交書面請示→成立籌備組→發展會員→選舉工會委員會→報上級工會批準→設立女職工委員會等步驟。
權利
義務
《工會法》通過明确工會的獨立法律地位,強化了工會在協調勞動關系、保障職工權益中的作用,尤其在新就業形态下,為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提供了制度保障。
如需更詳細條款,可查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全文(來源:全國人大官網)。
奧色特分析器百年貝爾氏囊本國語變速齒輪腸狹窄恥骨膀胱中韌帶從反面多頻發射器翻譯時間負向感光法骨圓鑿黑飽和很相配的婚姻淨出口急性粟粒性咽喉結核喹啉基六便士銀币氯化三丁基錫日鐘商品交換比例砂心裝置夾具生産部門授獎水泥氣櫃伺服積分器蘇木精锶染劑同向的衛星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