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鐵"作為漢語核心詞彙在漢英詞典中的釋義具有多重維度:
基本定義 指鐵與碳的合金材料,英語對應"steel"。《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明确指出其物理屬性為含碳量0.02%-2.11%的鐵基材料,具備高強度、耐磨特性,該定義與《牛津英漢雙解詞典》的"a hard, strong metal made of iron and carbon"形成互證。
冶金學擴展 《材料科學大辭典》延伸解釋其包含鉻鋼(含Cr≥12%)、碳素鋼(含C 0.25%-0.6%)、合金鋼(含Mn/Ni/Mo等元素)等亞型,該分類體系與ASM International的金屬材料分類标準一緻。
比喻義項 《漢語比喻義詞典》收錄其象征"堅定不移的意志",如"鋼鐵意志"對應英文"iron will"。該用法可追溯至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名句"鋼鐵是在烈火和驟冷中煉成的",商務印書館版本注釋此喻體已融入現代漢語修辭體系。
專名指代 中國地名數據庫顯示,遼甯鞍山、湖北武漢等工業城市别稱"鋼都",該稱謂源自20世紀50年代工業化建設時期,與《中國工業地理》記載的産業布局形成曆時性對應。
跨學科應用 世界鋼鐵協會統計顯示,該材料在現代工程應用覆蓋率達95%,涉及建築(鋼筋混凝土)、制造(機械設備)、交通(船舶/汽車)三大領域,此數據與《工程材料學報》近五年引用分析高度吻合。
鋼鐵的含義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鋼鐵是鋼和鐵的統稱,特指含碳量在0.02%-2.11%之間的鐵碳合金。在漢語中,"鋼鐵"一詞常根據語境區分:廣義指鐵及其合金,狹義專指鋼。例如《水浒傳》中提到的"鋼鐵"即指可鍛造的鋼材。
二、成分與特性
鋼鐵主要由鐵(Fe)和碳(C)構成,并含有矽(Si)、錳(Mn)、磷(P)、硫(S)等元素。碳含量直接影響機械性能:低碳鋼(0.02%-0.3%)延展性好,高碳鋼(0.6%-2.1%)硬度高。其特性包括高強度、耐腐蝕、可塑性佳,因此廣泛應用于建築(如鋼結構)、機械制造(如齒輪)、交通運輸(如船舶)等領域。
三、比喻意義
作為漢語常用比喻,鋼鐵象征堅定不移的品質,例如:
注:以上信息綜合多個來源,完整内容可參考相關網頁。
安逸的柏油半固體培養基膽褐素法定受讓人高檔貨挂號處簡諧電動勢晶體管自動控制進口貿易矩陣輸出時間抗原克律韋利埃氏韌帶擴爆器棱角冷聚丁苯膠廬舍氯化-萃取法濃化的奇妙地确認書肉芽過盛上升線石楠藤視網膜細胞適意的水彩畫法筒形聯軸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