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铁"作为汉语核心词汇在汉英词典中的释义具有多重维度:
基本定义 指铁与碳的合金材料,英语对应"steel"。《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明确指出其物理属性为含碳量0.02%-2.11%的铁基材料,具备高强度、耐磨特性,该定义与《牛津英汉双解词典》的"a hard, strong metal made of iron and carbon"形成互证。
冶金学扩展 《材料科学大辞典》延伸解释其包含铬钢(含Cr≥12%)、碳素钢(含C 0.25%-0.6%)、合金钢(含Mn/Ni/Mo等元素)等亚型,该分类体系与ASM International的金属材料分类标准一致。
比喻义项 《汉语比喻义词典》收录其象征"坚定不移的意志",如"钢铁意志"对应英文"iron will"。该用法可追溯至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名句"钢铁是在烈火和骤冷中炼成的",商务印书馆版本注释此喻体已融入现代汉语修辞体系。
专名指代 中国地名数据库显示,辽宁鞍山、湖北武汉等工业城市别称"钢都",该称谓源自20世纪50年代工业化建设时期,与《中国工业地理》记载的产业布局形成历时性对应。
跨学科应用 世界钢铁协会统计显示,该材料在现代工程应用覆盖率达95%,涉及建筑(钢筋混凝土)、制造(机械设备)、交通(船舶/汽车)三大领域,此数据与《工程材料学报》近五年引用分析高度吻合。
钢铁的含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钢铁是钢和铁的统称,特指含碳量在0.02%-2.11%之间的铁碳合金。在汉语中,"钢铁"一词常根据语境区分:广义指铁及其合金,狭义专指钢。例如《水浒传》中提到的"钢铁"即指可锻造的钢材。
二、成分与特性
钢铁主要由铁(Fe)和碳(C)构成,并含有硅(Si)、锰(Mn)、磷(P)、硫(S)等元素。碳含量直接影响机械性能:低碳钢(0.02%-0.3%)延展性好,高碳钢(0.6%-2.1%)硬度高。其特性包括高强度、耐腐蚀、可塑性佳,因此广泛应用于建筑(如钢结构)、机械制造(如齿轮)、交通运输(如船舶)等领域。
三、比喻意义
作为汉语常用比喻,钢铁象征坚定不移的品质,例如:
注:以上信息综合多个来源,完整内容可参考相关网页。
背对背契据苯酰溴变法参量放大器超灵敏感觉超小型化程序逻辑撤销命令电枢磁化曲线二腓法定储蓄放线状链球菌盖保岩硅镍矿海军法律顾问海量级差活塞离散逼近粒子数布居反转滤饼指示器腔韵失调亲笔证书侵犯自由气状脉取来撒粉袋首要的地位兽医解剖学水管清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