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date paid
commit to; hand over to; pay
date
【經】 date
付訖日期(Payment Date)指交易中資金完成清算并到達收款方賬戶的具體時間節點。該術語在跨境貿易、國際結算和財務報表審計中具有法律效力,常見于信用證、彙票等金融票據的條款說明。根據國際會計準則IAS 7第46條規定,該日期須在現金流量表中單獨列示以體現資金流動的時效性。
在銀行業務中,付訖日期與價值日期(Value Date)存在本質區别:前者确認款項轉移完成,後者僅标記利息計算的起始點。美國《統一商法典》第4A篇明确指出,付訖日期作為支付指令不可撤銷的法定時點,直接影響合同履行狀态的判定。
權威金融詞典Investopedia将該術語定義為“債務人或買方履行支付義務的最終期限”,強調其作為信用風險評估指标的作用。國際商會《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UCP600)第35條特别規定,信用證項下的付訖日期不得晚于提單籤發後21個自然日。
“付訖日期”指款項或費用完成支付的具體日期,是財務憑證中的重要标記。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實際應用場景
重要性
擴展說明:付訖日期需與合同約定或票據到期日嚴格對應,若逾期可能産生滞納金或違約風險。例如提到“報費付訖”需及時标注日期,則強調轉賬/現金付訖均需明确時間記錄。
丙環氨酯廠場設備折舊超共析鋼潮解石灰丁酸香葉酯杜爾結構多中心鍵蓋革-米勒計數器枸橼酸苯乙酮非那替汀慣性除塵國内信用膨脹解析經由陸路絕對有權殼多糖闊肌良性間日瘧兩院制的立法機構顱骨學囊下的偶聯管排字控制器皮質感覺普帕爾氏韌帶軟件監察程式潤滑油的循環供給手指靈巧的雙極電解圖形輸入萎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