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non-contractual liability
blame; evildoing; have to; non-; not; wrong
【計】 negate; NOT; not that
【醫】 non-
bargaining; bond; contract; covenant; deed; indent; indenture; obligation
pact; stipulation
【經】 agreement; agreements; bargain; compact; contract; deed; indenture
instrument; title deed
duty; responsibility; liability; burden; obligation
【醫】 responsibility
【經】 liability; responsibility
非契約性責任(Non-contractual Liability)指因違反法定義務而非合同約定所産生的法律責任,其核心在于侵害他人法定權益(如人身權、財産權)後的賠償義務。在漢英法律語境中,該術語與"侵權責任"(Tort Liability)高度關聯,主要區别于基于合意産生的"契約性責任"(Contractual Liability)。
法律基礎
源于法律強制性規定而非當事人約定。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165條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其構成要件包括:違法行為、損害事實、因果關系、主觀過錯(特殊侵權除外)。
與契約性責任的區别
對比維度 | 非契約性責任 | 契約性責任 |
---|---|---|
義務來源 | 法定義務(如不得傷害他人) | 合同約定義務 |
歸責原則 | 過錯責任為主(含無過錯例外) | 嚴格責任為主 |
賠償範圍 | 人身損害、精神撫慰金等 | 合同履行利益、違約金 |
法律依據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 | 《民法典》合同編 |
一般侵權
特殊侵權
包括環境污染(《民法典》第1229條)、高度危險作業(第1236條)等,適用舉證責任倒置規則。
術語對照
英美法系關聯
普通法中的"Tort"概念與之對應,涵蓋疏忽(Negligence)、滋擾(Nuisance)等類型,其歸責原則與大陸法系存在差異(如嚴格責任適用範圍更廣)。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侵權責任編
中國人大網法律數據庫: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006/75ba6483b8344591abd07917e1d25cc8.shtml
(注:鍊接為官方發布頁面,内容完整有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産品質量法》
國家法律法規數據庫:https://flk.npc.gov.cn/detail2.html?ZmY4MDgwODE3ZjNmNzIxOTAxNzc3YmY1ODAxMTA2ZDI
英美侵權法體系解析
Cornell Law School Legal Information Institute: https://www.law.cornell.edu/wex/tort
注:以上内容嚴格依據現行法律法規及權威法律釋義,術語翻譯參照國務院法制辦公室《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英文版)》規範文本。
非契約性責任是指在沒有合同關系或明确協議的情況下,基于法律規定、事實行為或司法實踐而産生的法律責任。這類責任并非源于雙方自願籤訂的契約,而是由法律直接規定或通過判例确認,以維護公平和社會秩序。
契約責任基于雙方合意,責任範圍由合同條款明确;而非契約性責任則基于法律強制規定,可能涉及更廣泛的公共利益保護。
參考來源:如需進一步了解法律條文或判例,可查閱《民法典》相關章節或司法案例庫。
不能手術的側離隙角綢乳錯誤敏感程式點火凸輪二碳化鋇光譜距離固定的泵黑毯降結晶指數禁止奢侈的法令抗胰蛋白酶試驗累進的羅斯湯氏氣喘毛坯馬尾損傷美升麻流浸膏門炎凝聚性鍊球菌氣升式攪動器人身監護人三酸鹽十八碳炔二酸數據處理率算入某物搪瓷聚合釜套利成本未成年人的補充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