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ashlar
direction; power; side; square
rock; stone
【醫】 calculi; calculus; lapis; litho-; petro-; stone
方石(fāng shí)在漢英詞典中的核心釋義指經過加工、具有規則幾何形狀(通常為方形或矩形)的石材或石料,主要用于建築、鋪裝或雕刻領域。其詳細含義及英譯需結合具體語境:
字面釋義
“方”指方形或立方體,“石”即石頭。故“方石”直譯為square stone 或cuboid stone,強調其規整的幾何形态。例如:
“庭院地面鋪着青灰色方石。”
→ The courtyard was paved with bluish-grey square stones.
(來源:《新世紀漢英大詞典》第二版)
建築術語
在營造領域特指ashlar(琢石),指經切割打磨、表面平整的方形石材,常用于牆體砌築或裝飾。例如:
“教堂外牆采用花崗岩方石砌成。”
→ The church’s exterior walls were built of granite ashlar.
(來源:《建築學名詞》科學出版社)
鋪裝材料
指鋪路用的方形石闆(paving stone 或flagstone),如:
“古鎮街道保留着明清時期的方石路面。”
→ The ancient town’s streets retain Ming-Qing dynasty paving stones.
(來源:《土木工程術語》國家标準)
雕刻基材
在雕塑中指立方體石坯(stone block),如:
“藝術家在方石上雕刻人像。”
→ The artist carved a portrait from a stone block.
(來源:《藝術與設計術語詞典》)
石材分類
區别于毛石(rubble)或卵石(cobble),方石屬于dressed stone(修琢石),需人工加工定型。
(來源:《建築材料大辭典》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規格标準
部分行業規範将長寬比≤2:1的矩形石材歸為方石(dimension stone),如30cm×15cm×10cm的石塊。
(來源:《天然石材術語》GB/T 13890-2008)
中文釋義 | 推薦英譯 | 適用場景 |
---|---|---|
方形石材(通用) | square stone | 日常描述 |
建築砌石 | ashlar | 牆體、裝飾性砌築 |
鋪路石闆 | paving stone / flagstone | 地面、步道鋪設 |
雕刻石坯 | stone block | 雕塑基材 |
修琢石材 | dressed stone | 材料加工術語 |
(綜合參考:《漢英綜合大辭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牛津建築與園林詞典》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方石”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鋪路材料
指用于鋪設道路的石塊或石闆,常見于建築領域。該解釋在多個詞典中被收錄,強調其物理形态和實用功能。
幾何形态描述
字面可理解為“方形石塊”,但實際使用中更偏向于描述規則形狀的石材,如立方體或六面體結構。
藥用礦物
方石在《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為中藥材,别名“長石”(非礦物學中的長石),主要成分為硫酸鈣。具有清熱生津、利尿明目等功效,常用于治療發熱、小便不利及眼疾。
化學成分
主要含硫酸鈣(CaSO₄),常含微量氧化鋁、二硫化鐵等雜質。
成語象征
作為成語,“方石”比喻人格高尚、正直無私,源自其方正堅硬的特性,常用于形容品行端正之人。
命名寓意
用于人名時,“方”象征方向與正直,“石”代表堅定,組合後寓意意志剛強、行事磊落。
在《寶可夢大探險》中,方石是提升寶可夢屬性的道具,分為增強攻擊的“大力石”和增加體力的“鐵打石”,還能通過組合觸發賓果獎勵。
“方石”一詞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核心特征為“方正”與“堅硬”,衍生出建築材料、藥材、文化符號等多重含義。若需更專業領域的解釋(如礦物學或遊戲機制),建議參考對應來源資料。
扁核木屬表功表顯示比較分析蓖麻屬慘殺超微粒子醋胺硝唑當場交付電離常數電位差計電路反常電吸收扉頁分隔作用行市上漲核層後緣角甲酰犬尿氨酸基本記錄糠酸丁酯隸屬試差計算法十二個銅表法水頭校準水楊酸硬膏死油天線伺服系統停飛吞噬細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