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射性鐵(Radioactive Iron)是鐵元素(Fe)的放射性同位素,特指具有不穩定原子核、能自發釋放輻射的鐵原子。在核醫學和生物化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是鐵-59(59Fe),其原子核包含26個質子和33個中子(标準穩定同位素鐵-56含30個中子)。
示蹤劑功能
放射性鐵(如59Fe)通過釋放β粒子(能量為0.27–0.46 MeV)和γ射線(能量1.10–1.29 MeV)可被檢測器追蹤。這一特性使其廣泛應用于紅細胞生成研究,例如标記轉鐵蛋白以動态監測鐵在血液、骨髓或脾髒中的代謝途徑。
醫學診斷與治療
在臨床中,59Fe用于診斷貧血病因(如缺鐵性貧血 vs. 再生障礙性貧血),通過追蹤鐵吸收率評估腸道功能。此外,鐵-52(52Fe,半衰期8.3小時)因其正電子發射特性,可用于PET成像輔助腫瘤診斷。
物理參數
59Fe的半衰期為44.5天,衰變産物為穩定的钴-59。其輻射特性需嚴格防護,實驗室操作需遵循ALARA原則(合理可行最低劑量)。
放射性鐵屬于人工放射性物質,其使用受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及各國核安全部門監管。在醫療應用中,必須符合《放射性藥品生産質量管理規範》(GMP)标準,确保患者輻射劑量最小化。
來源參考:
放射性鐵是指鐵元素中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其原子核不穩定,能通過衰變釋放α、β或γ射線。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特性
放射性鐵(radioiron)指鐵的同位素中因原子核不穩定而具有放射性的種類,衰變時會釋放肉眼不可見的射線,需專用儀器探測。
放射性同位素種類
主要包括三種:
穩定同位素對比
鐵有四種穩定同位素:鐵-54、鐵-56、鐵-57和鐵-58,占自然界中鐵的絕大部分,無放射性風險。
應用領域
放射性鐵同位素在醫學中用于診斷貧血、研究紅細胞生成,工業中用于材料磨損檢測等。例如,鐵-59可标記血紅蛋白,輔助監測體内鐵分布。
安全與毒理
放射性鐵可能對人體造成内照射危害,需嚴格防護。其毒性與同位素類型、劑量及暴露時間相關,臨床使用需遵循輻射安全規範。
如需更詳細參數(如半衰期、衰變方式),可參考核素數據庫或專業文獻。
安全等級保管所變轫鐵草甘二膦傳動輥道初乳性腸炎初始方式催化劑漏鬥導體地址比較控制返回信號非程式設計用戶蓋世格利森氏囊枸橼酸乳厚顔的後張力簡陋的剪切強度硫酸亞钐魯索氏反應皮質窦拳打砂心膠申請改裝他船雙高-γ-亞麻酸樹冠訟棍提出争論點鐵線蟲亞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