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射性铁(Radioactive Iron)是铁元素(Fe)的放射性同位素,特指具有不稳定原子核、能自发释放辐射的铁原子。在核医学和生物化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是铁-59(59Fe),其原子核包含26个质子和33个中子(标准稳定同位素铁-56含30个中子)。
示踪剂功能
放射性铁(如59Fe)通过释放β粒子(能量为0.27–0.46 MeV)和γ射线(能量1.10–1.29 MeV)可被检测器追踪。这一特性使其广泛应用于红细胞生成研究,例如标记转铁蛋白以动态监测铁在血液、骨髓或脾脏中的代谢途径。
医学诊断与治疗
在临床中,59Fe用于诊断贫血病因(如缺铁性贫血 vs. 再生障碍性贫血),通过追踪铁吸收率评估肠道功能。此外,铁-52(52Fe,半衰期8.3小时)因其正电子发射特性,可用于PET成像辅助肿瘤诊断。
物理参数
59Fe的半衰期为44.5天,衰变产物为稳定的钴-59。其辐射特性需严格防护,实验室操作需遵循ALARA原则(合理可行最低剂量)。
放射性铁属于人工放射性物质,其使用受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及各国核安全部门监管。在医疗应用中,必须符合《放射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标准,确保患者辐射剂量最小化。
来源参考:
放射性铁是指铁元素中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其原子核不稳定,能通过衰变释放α、β或γ射线。以下是详细解释:
定义与特性
放射性铁(radioiron)指铁的同位素中因原子核不稳定而具有放射性的种类,衰变时会释放肉眼不可见的射线,需专用仪器探测。
放射性同位素种类
主要包括三种:
稳定同位素对比
铁有四种稳定同位素:铁-54、铁-56、铁-57和铁-58,占自然界中铁的绝大部分,无放射性风险。
应用领域
放射性铁同位素在医学中用于诊断贫血、研究红细胞生成,工业中用于材料磨损检测等。例如,铁-59可标记血红蛋白,辅助监测体内铁分布。
安全与毒理
放射性铁可能对人体造成内照射危害,需严格防护。其毒性与同位素类型、剂量及暴露时间相关,临床使用需遵循辐射安全规范。
如需更详细参数(如半衰期、衰变方式),可参考核素数据库或专业文献。
氨苄噻吡酯保温炉材料定货簿垂直磁记录头端基异构体独立溢出区芳族型汽油惯常犯固醇生素国外价格黄金份额购买解释系统抗硬水皂联邦司法中心临时工作收入税硫酸钍马奎斯氏试验琼脂凝胶扩散入口变量三氧化物扫描目录生殖道食入的树形结构四氧化二锑特征方程通风未付红利未实现保有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