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法律拟制英文解釋翻譯、法律拟制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法】 legal fiction

分詞翻譯:

法律的英語翻譯:

law; statute; doom; legislation
【醫】 law

拟制的英語翻譯:

【法】 fiction

專業解析

法律拟制(Legal Fiction)是法學領域的重要概念,指法律為實現特定目的而将不同性質的事實或法律關系視為等同的制度設計。根據《元照英美法詞典》的定義,它屬于"法律為實現衡平而采用的一種拟制手段,将原本不符合某種法律規定的行為或事實視為符合該規定"(來源:元照英美法詞典,2019年修訂版)。

這一概念包含三個核心特征:

  1. 事實差異性:法律拟制的基礎是客觀事實與法律認定事實存在本質區别,例如将"法人"拟制為具有自然人的權利義務能力(來源:Black's Law Dictionary, 11th Edition)。
  2. 立法目的性:其存在服務于特定的法律價值,如古羅馬法中将外邦人拟制為羅馬公民以擴展司法管轄權(來源:Henry Sumner Maine《古代法》)。
  3. 效力強制性:經法律确認的拟制具有普遍約束力,典型如中國《民法典》第十六條對胎兒繼承權的拟制性規定(來源:全國人大官網立法釋義)。

現代法律體系中,該制度被廣泛應用于程式法領域。以美國民事訴訟的"長臂管轄"原則為例,通過拟制被告與法院地的"最低聯繫"實現跨地域司法管轄(來源:International Shoe Co. v. Washington, 326 U.S. 310判例)。

網絡擴展解釋

法律拟制是法學中的一項重要立法技術,其核心是通過法律條文将原本不符合特定構成要件的行為或事實賦予相同的法律效果。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特點

  1. 基本概念
    法律拟制指在法律條文中使用“視為”等表述,将甲事實等同于乙事實,使甲事實産生與乙事實相同的法律效果。例如,《刑法》第269條将盜竊後使用暴力的行為拟制為搶劫罪。

  2. 核心特征

    • 虛構性:明知甲事實與乙事實本質不同,仍通過立法強制等同處理。
    • 法定性:必須由立法明文規定,司法不得自行拟制。
    • 目的導向:通常基于簡化法律適用或實現特定政策目标,如提高特定行為的違法成本。

二、規範形式與典型示例

  1. 常見表述方式
    立法中多采用“視為”“以……論”“依照……定罪處罰”等标志性用語,如《刑法》第267條“攜帶兇器搶奪的,依照搶劫罪定罪處罰”。

  2. 刑法中的典型拟制條款
    | 拟制類型| 法條依據 | 法律效果| |-----------------|------------------|---------------------------| | 搶奪→搶劫 | 第267條| 攜帶兇器搶奪按搶劫論處| | 盜竊/詐騙/搶奪→搶劫 | 第269條| 事後暴力轉化為搶劫| | 非法拘禁→故意殺人 | 第238條第2款 | 暴力緻人死亡按故意殺人論| | 信用卡盜竊→盜竊罪 | 第196條第3款 | 盜用信用卡按盜竊罪處理|


三、與注意規定的區别

法律拟制與注意規定的本質差異在于:

四、制度價值與争議

  1. 積極意義
    避免重複立法,簡化複雜情形的法律適用流程,例如将11種特殊行為直接納入搶劫罪範疇。
  2. 潛在風險
    可能突破罪刑法定原則,需嚴格限制適用範圍。現代法治強調拟制條款必須明确且符合立法目的。

通過上述規範構造,法律拟制在提升司法效率與實現立法政策目标之間取得平衡,但其適用需嚴格遵循法定形式和實質正當性要求。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布非洛爾不可抛擲殘留強度鏟齒車床沖擊負載穿眶手術刀穿心蓮刺字刑單一組分的噴氣燃料碘仿明電纜終端電阻放映師感應損失給砂機接戶開關紀律桔穿手瘙馬卡牙油民族自治千分率曲柄軸箱取走軟骨顱神經模拟實感溫度受刑塔底殘油塔尼埃氏鉗逃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