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法律拟制英文解释翻译、法律拟制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法】 legal fiction

分词翻译:

法律的英语翻译:

law; statute; doom; legislation
【医】 law

拟制的英语翻译:

【法】 fiction

专业解析

法律拟制(Legal Fiction)是法学领域的重要概念,指法律为实现特定目的而将不同性质的事实或法律关系视为等同的制度设计。根据《元照英美法词典》的定义,它属于"法律为实现衡平而采用的一种拟制手段,将原本不符合某种法律规定的行为或事实视为符合该规定"(来源:元照英美法词典,2019年修订版)。

这一概念包含三个核心特征:

  1. 事实差异性:法律拟制的基础是客观事实与法律认定事实存在本质区别,例如将"法人"拟制为具有自然人的权利义务能力(来源:Black's Law Dictionary, 11th Edition)。
  2. 立法目的性:其存在服务于特定的法律价值,如古罗马法中将外邦人拟制为罗马公民以扩展司法管辖权(来源:Henry Sumner Maine《古代法》)。
  3. 效力强制性:经法律确认的拟制具有普遍约束力,典型如中国《民法典》第十六条对胎儿继承权的拟制性规定(来源:全国人大官网立法释义)。

现代法律体系中,该制度被广泛应用于程序法领域。以美国民事诉讼的"长臂管辖"原则为例,通过拟制被告与法院地的"最低联系"实现跨地域司法管辖(来源:International Shoe Co. v. Washington, 326 U.S. 310判例)。

网络扩展解释

法律拟制是法学中的一项重要立法技术,其核心是通过法律条文将原本不符合特定构成要件的行为或事实赋予相同的法律效果。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特点

  1. 基本概念
    法律拟制指在法律条文中使用“视为”等表述,将甲事实等同于乙事实,使甲事实产生与乙事实相同的法律效果。例如,《刑法》第269条将盗窃后使用暴力的行为拟制为抢劫罪。

  2. 核心特征

    • 虚构性:明知甲事实与乙事实本质不同,仍通过立法强制等同处理。
    • 法定性:必须由立法明文规定,司法不得自行拟制。
    • 目的导向:通常基于简化法律适用或实现特定政策目标,如提高特定行为的违法成本。

二、规范形式与典型示例

  1. 常见表述方式
    立法中多采用“视为”“以……论”“依照……定罪处罚”等标志性用语,如《刑法》第267条“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

  2. 刑法中的典型拟制条款
    | 拟制类型| 法条依据 | 法律效果| |-----------------|------------------|---------------------------| | 抢夺→抢劫 | 第267条| 携带凶器抢夺按抢劫论处| | 盗窃/诈骗/抢夺→抢劫 | 第269条| 事后暴力转化为抢劫| | 非法拘禁→故意杀人 | 第238条第2款 | 暴力致人死亡按故意杀人论| | 信用卡盗窃→盗窃罪 | 第196条第3款 | 盗用信用卡按盗窃罪处理|


三、与注意规定的区别

法律拟制与注意规定的本质差异在于:

四、制度价值与争议

  1. 积极意义
    避免重复立法,简化复杂情形的法律适用流程,例如将11种特殊行为直接纳入抢劫罪范畴。
  2. 潜在风险
    可能突破罪刑法定原则,需严格限制适用范围。现代法治强调拟制条款必须明确且符合立法目的。

通过上述规范构造,法律拟制在提升司法效率与实现立法政策目标之间取得平衡,但其适用需严格遵循法定形式和实质正当性要求。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编辑图案鼻梁板不变相系统超促进剂电子伏计斗蓬二价酸反式醛肟法人团体非均匀系孤立解行走铁架褐钇铌矿假设小数点胫骨痛热静脉造影术立方平均沸点胚体腔盆腔X线照相术葡萄球菌溶素氰化二甲胂全国代表大会入库单双螺帽螺栓双氧镅铁翼式电流表徒刑微小变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