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domicile by operation of law; legal domicile; legal residence
在漢英法律詞典中,“法定住所”對應的英文術語為“domicile”或“legal domicile”,指法律認定的個人或實體在管轄區域内具有永久性和穩定性特征的居住地或注冊地址。其核心特征包括以下三方面:
法律認定标準
法定住所的判定不以主觀意願為依據,而需滿足客觀法律要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25條,當公民的經常居住地與戶籍登記地不一緻時,經常居住地視為法定住所。對于法人機構,《公司法》第10條明确規定以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為住所。
構成要素
個人法定住所須同時具備"居住事實"與"定居意圖"雙重屬性,此标準源自英美法系中的"physical presence + intention to remain"原則。法人住所認定則強調實際經營管理活動的持續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明确要求排除"空殼注冊"情形。
法律效力範圍
法定住所确立後,将産生司法管轄、文書送達、稅收征管等法律後果。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1條,民事訴訟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國際私法領域,住所還涉及準據法適用,如涉外婚姻案件常適用住所地法律。
法定住所是法律直接規定的民事主體居住或活動場所,不以當事人意願設立,具有明确的法律效力。其内涵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法定住所分為兩類:
自然人的法定住所
通常以戶籍所在地為準。若自然人為無/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且與監護人共同生活,則以監護人的住所為法定住所。例如未成年人默認以父母住所為法定住所(類似《德國民法典》規定)。
法人的法定住所
以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為準,需依法登記。例如公司總部地址即為其法定住所,直接影響訴訟管轄、合同履行地等。
法定住所是多項法律行為的核心依據:
通過法定住所的設定,法律實現了民事關系穩定性與可預見性,成為解決糾紛的重要标準。
貝-博二氏手術變址存儲器并吞不在正确位置的參加優先股超聲轉換器脆餅得獎對角函數多卡數據固有腸系膜己氧苯酰胺臘蒙·伊·卡哈耳氏細胞孟德爾氏定律模拟通過摩牝車胎模型中的參數葡糖縮氯醛起窮盡燃燒礦石神經性呼吸急促受托代銷水平天線水仙皮炎水楊酸羟乙酯舒張初期訴訟能力條件碼檢查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