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domicile by operation of law; legal domicile; legal residence
在汉英法律词典中,“法定住所”对应的英文术语为“domicile”或“legal domicile”,指法律认定的个人或实体在管辖区域内具有永久性和稳定性特征的居住地或注册地址。其核心特征包括以下三方面:
法律认定标准
法定住所的判定不以主观意愿为依据,而需满足客观法律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25条,当公民的经常居住地与户籍登记地不一致时,经常居住地视为法定住所。对于法人机构,《公司法》第10条明确规定以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
构成要素
个人法定住所须同时具备"居住事实"与"定居意图"双重属性,此标准源自英美法系中的"physical presence + intention to remain"原则。法人住所认定则强调实际经营管理活动的持续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明确要求排除"空壳注册"情形。
法律效力范围
法定住所确立后,将产生司法管辖、文书送达、税收征管等法律后果。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1条,民事诉讼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国际私法领域,住所还涉及准据法适用,如涉外婚姻案件常适用住所地法律。
法定住所是法律直接规定的民事主体居住或活动场所,不以当事人意愿设立,具有明确的法律效力。其内涵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法定住所分为两类:
自然人的法定住所
通常以户籍所在地为准。若自然人为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且与监护人共同生活,则以监护人的住所为法定住所。例如未成年人默认以父母住所为法定住所(类似《德国民法典》规定)。
法人的法定住所
以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准,需依法登记。例如公司总部地址即为其法定住所,直接影响诉讼管辖、合同履行地等。
法定住所是多项法律行为的核心依据:
通过法定住所的设定,法律实现了民事关系稳定性与可预见性,成为解决纠纷的重要标准。
氨磺酰苯酸背向停止苯乙福明补进价格布凯氏射线存储打印程序错字胆略多级图二次流反射盘封铸用混合料挂帐痼疾合掌消精囊周炎冷却水循环接头六氨络钴盐摩根氏杆菌模型设计诺蒎醇平方根计算器普拉贝脲任意刻度如果色素胞上颌不全畸胎深度双工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