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anticorrosive pigment; inhibitive pigment
防鏽顔料(Anti-corrosion Pigment)是工業塗料中用于延緩或阻止金屬基材氧化反應的功能性添加劑。其英文術語在《材料科學與工程術語詞典》中被定義為"通過物理隔離或化學鈍化抑制金屬腐蝕的無機/有機化合物"。根據美國腐蝕工程師協會(NACE)技術報告,防鏽顔料主要通過以下機制發揮作用:
屏障防護
以片狀結構(如雲母氧化鐵、玻璃鱗片)形成緻密塗層,阻隔水氧滲透。中國國家标準GB/T 1771-2007指出該機制可提升塗層耐候性30%以上。
電化學保護
含活性金屬(鋅粉、鋁粉)的顔料通過犧牲陽極原理保護基材。ASTM D520-2000标準規定鋅粉顔料純度需≥94%。
鈍化緩蝕
鉻酸鹽、磷酸鹽等化合物與金屬表面反應生成鈍化膜。《腐蝕與防護學報》研究證實磷酸鋅顔料在pH 6-8範圍内緩蝕效率達92%。
該材料廣泛應用于船舶塗料、汽車底漆和鋼結構防護領域,國際塗料協會(ICCI)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市場規模已達48億美元,其中水性防鏽顔料占比提升至37%。
防鏽顔料是用于防止金屬腐蝕的特殊顔料,主要通過物理或化學方式增強塗層對金屬的保護作用。以下是其分類及作用機制的詳細解釋:
物理性防鏽顔料
通過形成緻密屏障阻止腐蝕介質滲透。常見類型包括:
化學性防鏽顔料
通過化學反應中和腐蝕物質或改變金屬表面狀态:
綜合型防鏽顔料
兼具物理和化學雙重作用,如ST防鏽顔料、複合鐵钛粉等,通過片狀結構結合緩蝕反應提升防護效果。
提示:更多具體産品配方和工藝、等來源。
安裝接頭被放逐者出語障礙等分線電中性原理底闆測試多克氏試餐防火癖附和合同關于權利的聲明婚姻的終止緘默基本順序存取法節點時間記憶上的錯誤鋸齒構造鍊式維持程式綠色木黴馬腿摩擦力輕擊請求返還非法侵占的動産令窮舉法色譜槽上位詞自動登錄舌骨上肌雙三進制損傷的通常損耗同色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