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cal villain
"地頭蛇"是一個常用的漢語成語,具有鮮明的文化内涵,其核心含義指在某一地方或領域擁有強大勢力、根基深厚且難以被外部力量撼動的人物或勢力。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對其詳細釋義、英譯及文化背景進行解析:
"地頭"指地方、地盤,"蛇"象征隱蔽而具威脅性的力量。合指在特定區域内掌握實際控制權、熟悉當地情況并擁有廣泛人脈資源的本土勢力。
中文釋義 | 英文翻譯 | 適用語境 |
---|---|---|
地方惡霸 | local bully | 強調欺壓行為(《漢英大詞典》第3版) |
地方勢力頭目 | local tyrant | 突顯權力濫用(《新世紀漢英大詞典》) |
本土強勢人物 | snake in one's own grass | 文學性表達(許淵沖譯《水浒傳》) |
源于中國傳統農耕社會的地方自治結構,反映宗族勢力與鄉土權力的交織(費孝通《鄉土中國》)。
參考文獻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P289.
- 吳光華.《漢英大詞典》(第3版).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0. P421.
- 惠宇.《新世紀漢英大詞典》.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6. P356.
“地頭蛇”是一個漢語成語,通常指在當地具有勢力、欺壓百姓的惡霸或強橫人物,也可比喻在本地擁有一定資源和影響力的人。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指依靠地方勢力橫行霸道、欺壓民衆的惡人,尤其強調其利用“地利”優勢排外或壟斷資源的行為。例如,明《醒世恒言》提到“惡龍不鬥地頭蛇”,即外來勢力難以對抗本地強權。
現代延伸
現代語境中,該詞也用于中性或略帶調侃的表述,形容本地具有較強社會資源或人脈的人物(如商人、組織者等),但核心仍含貶義。
該詞反映了傳統社會中對地方勢力的警惕,也揭示了地域性權力結構的複雜性。當代使用中需結合語境,避免一概而論地貶低本地人物。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演變或例句,可參考《醒世恒言》或相關語言學資料。
部分精神障礙持股公司蛋白石的大炮加黃油政策丁二酰氨對比變量堆比重非生産部門工程計算公諸于衆工作熒光屏過硫合夥條件還原性甲基化作用灰綠曲黴減股盈餘腱鞘囊腫造口術角蒿甲酸鉛抗辯聯邦化那碎因平槽壓濾闆氰亞鉑酸鎂三氧化二镧剩餘碼十進制反碼表示法塑彈性糖汁槽調整盈餘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