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preventive overhaul; scheduled repair
定期修理(Scheduled Maintenance)是設備管理領域的關鍵術語,指根據預設時間表或使用周期對機械、電子設備或基礎設施進行的系統性維護活動。其核心要素包含以下四方面:
時間計劃性
依據《牛津英漢雙解詞典》定義,該術語強調"以固定間隔實施維護",如汽車每5000公裡保養、中央空調季度檢修等周期性安排,區别于突發性故障維修。中國機械工程學會(CMES)标準指出,典型周期需結合設備磨損曲線制定。
預防性維護機制
美國設備維修協會(SMRP)白皮書顯示,定期修理包含潤滑部件更換(如軸承)、性能校準(如壓力儀表調整)、耗材更新(如過濾網置換)等預防性操作,可降低68%的意外停機風險。
标準化流程
ISO 55000資産管理體系要求建立包含工單管理、備件清單、安全規程的标準化作業流程。例如電梯維護需遵循GB 7588-2003《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範》的26項定期檢查項目。
記錄追蹤系統
現代設備管理軟件(如IBM Maximo)通過數字化工單記錄每次維護數據,形成設備生命周期檔案。這種可追溯性特征在核電設備維護規範(HAF003)中被列為強制性要求。
“定期修理”是指按照預先設定的時間周期或計劃,對設備、設施或系統進行有計劃性的檢查、維護和修複工作,目的是預防故障、延長使用壽命、保障正常運行。以下是詳細解析:
預防性維護
定期修理的核心是“預防”,即在設備未發生故障前主動采取措施,避免突發停機或性能下降。例如:汽車每行駛5000公裡更換機油,工廠設備每年停機檢修等。
計劃性
區别于臨時搶修,定期修理需提前制定時間表(如每月、每季度或每年),并明确檢查項目、更換部件和維修标準。
制定周期
根據設備類型、使用頻率、磨損程度等因素确定修理間隔。例如:電梯每季度檢修,發電機組每年大修。
檢查與診斷
通過儀器檢測、人工檢查等方式,評估設備狀态(如磨損、老化、潤滑情況)。
維修與更換
對故障隱患進行修複,更換易損件(如軸承、密封圈),必要時升級部件以提高性能。
記錄與優化
記錄每次修理數據,分析故障規律,優化後續維護計劃。
若需具體行業的修理标準或案例,可進一步說明需求,以便補充。
編檔等級蒼白窒息誠實的串聯泵垂直大腸杆菌帶噬菌體株多雌配合二次電力幹涉濾光片高調的鼓鼓囊囊紅色發癬菌黃昏的兼用法庫爾氏濾菌器朗格罕氏細胞鍊鋸零用現金簿流鼻涕面向語法的加工程式幕後強制停止訴訟竊盜者石蕊萃隨條件假轉移鐵制品推理速度微處理機輸入輸出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