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at fixed period; at regular intervals; regular intervals; terminal
【經】 living allowance; subsistence allowance
定期生活津貼(Regular Living Allowance)指由政府、企業或社會組織按固定周期(如每月、每季度)向特定群體發放的補助金,用于保障基本生活需求。該術語在漢英對照場景中對應"regular living allowance"或"periodic living stipend",常見于社會保障、勞動法及國際援助協議文本。
根據中國《社會保險法》第46條,定期生活津貼屬于社會保險待遇的一種形式,覆蓋人群包括失業人員、工傷職工及低收入家庭。其發放标準通常與地區最低工資或物價指數挂鈎,例如北京市2025年失業生活津貼為每月2180元。
在國際勞工組織(ILO)第102號公約中,該津貼被定義為“确保受益人維持合理生活水平的周期性現金轉移支付”。英國社會保障體系中的類似機制稱為"Universal Credit",而美國對應概念為"Supplemental Security Income (SSI)"。
世界銀行研究報告顯示,定期生活津貼相比一次性補助更能有效預防返貧,維持消費穩定性。中國民政部2024年社會救助統計年報披露,全國共有3200萬人領取此類津貼,占城鎮常住人口的4.7%。
定期生活津貼是指以固定周期(如按月或按季度)發放的、用于補償或保障個人或群體基本生活需求的額外補助。其含義和特點可歸納如下:
基本性質
屬于工資外的經濟補助,主要用于彌補物價上漲、特殊生活開支等對生活水平的影響。例如:物價補貼、房租補貼、出差補貼等。
定期性特征
區别于一次性補貼,需按固定周期發放(如每月或每季度),常見于政府或企業長期福利政策中。
政府發放的定期生活津貼
企業發放的生活性津貼
如需了解具體地區或群體的津貼标準,可參考政府官網(如)或企業人力資源政策。
凹痕包含性恢複磁流力學帶補償套管的塔大腦腳單向總線電刷搖杆疊片記錄對稱性偏盲對偶運算二進制元素方波電流反原子非洲龈鼠分號複寫器工藝程式關節内插運動骨膜成形性切斷術交互式圖象處理可簡化問題可調整圓形開口螺模勞動的抛錨泊船泡沫除塵配例啤酒甾醇嵌套序列氣眼條件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