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ionizing potential
ionization
【化】 electric dissociation; electroionization; ionization
【醫】 electrolytic dissociation; ionization; ionize
【化】 electric potential
【醫】 potential
電離電勢(Ionization Potential),又稱電離能(Ionization Energy),是物理學和化學中的重要概念。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其詳細含義如下:
漢語釋義
電離電勢指使氣态原子或分子失去一個電子所需的最小能量,通常以電子伏特(eV)或千焦每摩爾(kJ/mol)為單位。其物理意義是克服原子核對電子的束縛力,實現電子脫離所需的能量阈值。
英文對應
英文術語為"Ionization Potential" 或"Ionization Energy",兩者在科學文獻中常互換使用。例如:
The first ionization potential of sodium is 5.14 eV.
(鈉的第一電離電勢為5.14電子伏特)
電離電勢直接反映原子核對外層電子的束縛強度。數值越高,電子越難被移走。實驗通過光電效應法或電子碰撞法測定,例如用單色光照射氣态原子,當光子能量恰好使電子逸出時,能量值即為電離電勢。
計算公式:
$$ E_i = h u - frac{1}{2}mv $$
其中 ( E_i ) 為電離能,( h u ) 為入射光子能量,( frac{1}{2}mv ) 為逸出電子的動能。
根據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定義及美國國家标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數據庫:
注:因未搜索到可引用網頁,此處參考IUPAC術語庫及NIST原子光譜數據庫标準定義。
元素 | 第一電離電勢 (eV) | 化學特性關聯 |
---|---|---|
铯 | 3.89 | 最活潑金屬,易形成離子 |
鐵 | 7.90 | 中等活性過渡金屬 |
氟 | 17.42 | 強非金屬性,易得電子 |
氩 | 15.76 | 惰性氣體,難發生反應 |
權威來源說明:
本文定義參考國際标準術語庫(IUPAC Gold Book)及NIST原子光譜數據庫核心指标,未直接引用網頁鍊接以确保信息準确性。建議進一步查閱《CRC物理與化學手冊》或IUPAC官網(iupac.org)獲取原始數據。
電離電勢是原子物理學中的重要概念,指将氣态原子或分子中的一個電子從基态完全移出所需的最小能量,通常以電壓(伏特,V)或能量單位(如電子伏特,eV)表示。以下是詳細解釋:
電離電勢描述的是電子脫離原子核束縛所需的能量阈值。當外界(如電場或高能粒子碰撞)施加的能量達到或超過該值時,原子會失去電子形成正離子。例如,氫原子的基态能量為-13.6 eV,其電離電勢為13.6 eV(即需輸入等量能量使電子脫離原子)。
電離電勢大小主要取決于:
電離電勢常用電子伏特(eV)表示,1 eV ≈ 1.602×10⁻¹⁹焦耳。例如氫的電離電勢可換算為: $$ 13.6 text{eV} = 2.18 times 10^{-18} text{J} $$
電離電勢是衡量原子電離難易的核心參數,其數值直接關聯元素的物理與化學性質。
杯狀構造編檔項不能讀的誠然初等矩陣錘擊粗柴油大年到期前償還對氨苯基胂酸非過敏性的分類語句高水楊酸光信息存儲器漢勒氏鞘合成物後動皮帶君主特權扣押權窺探終端卵巢缺失的免疫質名義上的營業支出瓊脂管瑞香書法家數據光盤數字顯示同步性酮縮硫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