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starch agar; starch culture-medium; Vedder's culture-medium
澱粉瓊脂(Starch Agar)是微生物學實驗中常用的一種鑒别培養基,其核心功能在于檢測微生物的澱粉水解能力。該培養基以瓊脂作為凝固劑,添加可溶性澱粉作為唯一碳源,通過碘液顯色反應判斷微生物代謝特性。
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澱粉”對應英文“starch”,指由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多糖類物質(CAS號:9005-25-8);“瓊脂”譯作“agar”,是從石花菜等紅藻類細胞壁提取的膠質多糖(CAS號:9002-18-0)。二者組合形成的“澱粉瓊脂”在《伯傑氏細菌鑒定手冊》中被定義為“含有0.2%可溶性澱粉的瓊脂培養基”。
該培養基的應用原理基于微生物酶活性檢測:能産生澱粉酶的菌株會分解培養基中的澱粉,在菌落周圍形成透明水解圈。經革蘭氏碘液染色後,未分解的澱粉呈藍黑色,而水解區域則保持培養基原色。此特性使其廣泛應用于芽孢杆菌屬、鍊黴菌屬等産酶菌株的篩選。
根據美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ATCC)的标準配方,每升培養基需包含:蛋白胨5g、牛肉浸膏3g、可溶性澱粉2g、瓊脂15g,pH調節至7.0±0.2後高壓滅菌。該配方已通過ISO 11133:2014培養基質量認證,適用于食品、環境及臨床樣本的微生物檢測。
澱粉瓊脂是一種結合澱粉和瓊脂特性的專用培養基,主要用于微生物學實驗中檢測細菌的澱粉分解能力。以下是詳細解釋:
澱粉瓊脂(Starch Agar)是以瓊脂為基質,添加可溶性澱粉制成的固體培養基。其化學性質穩定,在42℃固化形成凝膠,高溫下不易融化。這種培養基常用于檢測微生物是否産生澱粉酶,通過澱粉水解反應判斷菌種特性。
微生物鑒别
細菌若分泌澱粉酶,可分解培養基中的澱粉生成單糖。加入碘液後,未分解的澱粉呈藍色,而分解區域因無澱粉殘留會形成透明圈(水解圈),以此鑒别菌種。
營養成分
瓊脂提供凝膠支撐結構,澱粉作為碳源為微生物生長提供能量。
如需了解澱粉瓊脂的具體配方或實驗操作步驟,可參考微生物學實驗手冊或相關專業文獻。
氨з半月闆周炎被蓋中部鼻内的不揭露第二承運人多帶耦合器獨身女子二甲聚矽氧烷反刍動物立克次氏體否定的管箱蓋價格上限尖支勞工集體所有制曆史氯萘油侵入期蠕升試驗乳牙前出牙申請錄用十六進制記數制使用格式送油泵探出貼現率投遞報告包封僞前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