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net account due
【經】 payment at maturity
【經】 net; net amount; nett
到期付款淨額(Net Amount Due)是國際商務與金融領域的核心概念,指交易雙方在約定到期日實際應結算的款項總額扣除折扣、預付款及其他抵扣項後的最終應付金額。該術語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 9)中被定義為"金融負債在特定時點的攤餘成本",其計算遵循以下公式:
$$ text{Net Amount Due} = text{Gross Obligation} - sum_{i=1}^{n}( text{Adjustment}_i ) $$
其中調整項包括但不限于:中國《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确認和計量》明确的商業折扣、現金折扣、預付款抵扣及違約賠償金等法定扣減項目。例如國際貿易中,若合同總金額為$50,000,約定3/10淨30付款條款,買方在10天内付款可享3%折扣,則到期付款淨額為$50,000 - ($50,000×3%) = $48,500。
該術語的法律效力源自《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59條付款義務條款,要求債務人必須在約定日期支付經雙方确認的最終淨額。國際商會《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UCP600)第18條b款進一步規定,銀行在信用證結算時僅處理經核實的淨額支付。
到期付款淨額是指在特定交易或金融活動中,經過調整和抵消後,最終需要實際支付的金額。以下是詳細解釋:
到期付款淨額=應付總額-調整項(如折扣、退款、利息抵扣等)。例如:
對比維度 | 總額 | 淨額 |
---|---|---|
計算方式 | 原始金額簡單累加 | 扣除抵扣項後的餘額 |
應用場景 | 合同總金額 | 實際結算金額 |
財務意義 | 反映交易規模 | 反映實際資金流動 |
對于貸款類付款,可結合的等額本息公式: $$ PMT = frac{P times r times (1 + r)^n}{(1 + r)^n - 1} $$ 其中本金P需扣除提前還款等調整項後計算淨額
注:具體計算需根據交易條款确定調整項,建議查閱合同細則或咨詢專業機構。
埃斯馬赫氏管阿斯特伍德氏試驗薄膜流通式幹燥器測微計膽囊二苯山酮基反戈一擊非矽烷化載體封鎖宣告負同步脈沖公厘估價帳戶過分流動性行政法令會計日志昏聩的棘口吸蟲屬巨紅細胞庫托拉氏試驗棱形锉量度重複性硫黃狀小粒耐沖擊性全面監督燃料塔蠕蟲的實際費用水軟化劑筒制外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