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sulfur granules
brimstone
【化】 brimstone
【醫】 sulfur grundum
account; certificate; condition; shape; state; written complaint
【醫】 appearance
granule
【醫】 parvule
"硫黃狀小粒"在漢英詞典中的專業解釋如下:
該術語由三個核心要素構成:
硫黃(liú huáng):對應英文"sulfur/sulphur",指原子序數16的化學元素(符號S),其标準原子量為32.066±0.002。常溫下呈現黃色晶體形态,在119°C時發生相變成為液态。
狀(zhuàng):表述物質形态特征,英語可譯為"-like"或"in the form of",用于描述微觀結構特征。
小粒(xiǎo lì):指直徑小于2mm的顆粒物質,工業标準中對應"granule"或"particle",常見于礦物學分類體系。
在材料科學領域,該術語特指具有硫元素特征形态的微粒物質,常見于火山沉積物(如日本阿蘇山硫磺采集标本)或工業硫磺制備過程中的中間産物。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礦物分析報告指出,這類顆粒的莫氏硬度介于1.5-2.5之間,密度約為2.07g/cm³。
應用場景包含:
(注:參考資料來自中國科學出版社《現代漢語規範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線上版、美國化學會期刊數據庫)
硫黃狀小粒(硫黃樣顆粒)是微生物學及醫學中的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硫黃狀小粒指放線菌感染時在病竈組織中形成的菌落聚集體,肉眼觀察為黃色或白色小顆粒,顯微鏡下呈現典型的菊花狀結構。這類顆粒質地較硬,因顔色類似硫黃而得名。
主要與放線菌屬(如以色列放線菌)和諾卡菌屬感染相關,常見于放線菌病患者的膿液或組織标本中。
硫黃本身是一種非金屬元素(符號S),常溫下為黃色固體,但“硫黃狀小粒”特指微生物感染中的病理産物,需與化學元素區分。
如需進一步了解檢測方法或治療,可參考微生物學教材或臨床指南。
半選輸出脈沖便攜式終端鼻前囟弓部分分泌的程式設計注釋除蟲菊酮粗黃鐵礦催化重整法電動序第六腦神經多效性防黴的杠杆鉚釘器過濾心型監護官技術情報中心局部通信系統冷濕裹法硫酸角質素濾油設備派生而求薩布羅氏頭癬色脂質噬菌的首要地稅捐準備停止反應偷懶的圖例标示網狀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