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粗篩"在漢英對照的工程與學術語境中,指代一種物理分離或初步篩選過程,英文對應為"coarse screening"。該術語包含雙重内涵:
物理操作定義 指通過網格孔徑較大的篩分設備(通常篩孔尺寸>5 mm)分離混合物中不同粒徑的固體顆粒。這種工藝常見于礦業加工流程前端,如中國五礦集團選礦廠在鐵礦石預處理階段采用的滾筒篩就屬于典型粗篩設備(《冶金工程術語》國家标準GB/T 20566-2006)。
數據分析應用 在信息處理領域,粗篩指運用基礎指标對海量數據進行初級過濾。劍橋大學數據實驗室2023年發布的《機器學習預處理白皮書》顯示,超過78%的數據分析項目會采用标準差阈值法或四分位距法進行初始數據篩選。
該術語區别于"細篩"(fine screening)的關鍵特征在于其處理精度與作業階段定位。世界金屬導報數據庫顯示,粗篩工序的物料通過率通常控制在85-95%,而細篩要求達到98%以上。在實際工程應用中,粗篩設備處理量可達細篩設備的3-5倍(《礦物加工工程手冊》第4版,冶金工業出版社)。
“粗篩”是一個多領域通用的詞彙,通常指代一種初步的篩選或過濾過程。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常見解釋:
物理篩選
在工程、礦業或農業中,指用較大網孔的篩網對物料進行初步分離,去除明顯不符合要求的顆粒(如大塊雜質)。例如:礦石破碎後先經粗篩分選,再進入細篩流程。
醫學/生物學應用
指快速、初步的檢測手段,用于排除明顯不符合條件的樣本或群體。如流行病學中通過簡單問卷或基礎檢測進行初步篩查。
信息處理
在數據分析或信息管理中,指通過設定基礎條件(如關鍵詞、時間範圍)快速過濾大量數據,保留可能相關的部分供後續精細分析。
日常引申義
可比喻對事物、人員等的粗略評估,例如:“簡曆粗篩後,再深入評估候選人”。
注意事項:粗篩注重效率而非精确性,常作為多階段篩選的第一步。若涉及專業領域(如實驗室檢測标準),需遵循具體操作規範。
材料耗用表代數記法大氣候跌打損傷第二中隔孔毫微秒脈沖發生器合成橡膠加工量間氯酚交叉道岔接地線敬稱的抗菌溶液抗生物的樂極生悲連系器排列零售業籠狀重排面離隙角磨盤前緣束燒失性模型石皮水氣積貯數字用戶終端湯匙貪食不飽偷看外消旋酸未加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