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柏頓裂化過程英文解釋翻譯、柏頓裂化過程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Burton (cracking)process

分詞翻譯:

頓的英語翻譯:

pause; suddenly; arrange

裂化的英語翻譯:

【化】 cracking

過程的英語翻譯:

course; procedure; process
【計】 PROC
【化】 process
【醫】 course; process
【經】 process

專業解析

柏頓裂化過程(Burton Process)是石油煉制工業早期發展中的一項關鍵熱裂化技術,主要用于将重質烴類轉化為更有價值的輕質産品,特别是汽油。

  1. 核心定義與技術本質

    • 漢英對照: 柏頓裂化過程 (Bó dùn liè huà guò chéng) - Burton Process / Burton cracking process
    • 工藝類型: 它是一種熱裂化技術。這意味着它主要依靠高溫(通常在400-600°C或更高範圍)和壓力來引發化學反應,而非使用催化劑(後者是催化裂化的特征)。
    • 基本原理: 在高溫高壓條件下,重質油料(如重瓦斯油、渣油)中的大分子烴類(長鍊烷烴、環烷烴等)發生熱分解(裂化),斷裂成分子量較小的烴類。這個過程涉及複雜的化學反應,包括斷鍊(産生較小的烷烴和烯烴)、脫氫(産生烯烴和氫氣)、環化、芳構化、縮合(可能産生焦炭)等。一個簡化的烷烴裂化反應可表示為: $$ C{n}H{2n+2} xrightarrow{text{高溫}} C{m}H{2m} + C{p}H{2p+2} quad (m + p = n) $$ 其中 ( C{m}H{2m} ) 通常是烯烴,( C{p}H{2p+2} ) 是較小的烷烴。
    • 主要目的: 提高原油中輕質餾分(尤其是汽油)的收率,滿足當時日益增長的汽車燃料需求。它将原本價值較低、難以利用的重質油轉化為高辛烷值(相對于當時直餾汽油而言)的汽油組分和其他輕質産品(如裂化氣)。
  2. 曆史背景與發明

    • 發明者與時間: 該工藝由美國化學家威廉·梅西·柏頓與其合作者于1912年左右開發,并于1913年獲得專利。
    • 工業化意義: 柏頓裂化過程是曆史上第一個實現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熱裂化工藝。它的成功标志着石油煉制技術從單純的物理分餾(常減壓蒸餾)邁向了化學轉化的新階段,極大地提高了汽油産量,對20世紀初的石油工業和交通運輸業産生了革命性影響。
    • 工藝特點 (早期): 最初的柏頓工藝采用“間歇式操作”或“釜式裂化”。重油被裝入大型的耐壓鋼制反應釜(裂化釜)中,加熱到所需溫度并維持一定時間進行裂化反應。反應完成後,産物被移出,焦炭沉積在釜内需要清理,然後才能進行下一批次操作。後來發展出連續操作的管式爐裂化技術,效率更高。
  3. 影響與演進

    • 催化裂化的興起: 盡管柏頓裂化過程在曆史上功不可沒,但熱裂化本身存在局限性,如汽油辛烷值提升有限、氣體和焦炭産率高、設備結焦嚴重等。20世紀30-40年代,效率更高、産品質量更好的催化裂化技術(如Houdry固定床催化裂化、流化催化裂化FCC)逐漸興起并成為主流,熱裂化的重要性隨之下降。
    • 現代應用: 純粹意義上的“柏頓裂化過程”作為特定曆史技術已不再廣泛應用。然而,熱裂化原理在現代煉油工業中仍有其位置,例如在延遲焦化(一種重要的重油深度加工工藝,核心是熱裂化反應)和蒸汽裂解(生産乙烯等基礎化工原料的核心工藝)中。但這些現代工藝在設備、操作條件和目标産物上都與原始的柏頓過程有顯著區别。

參考資料:

  1. Gary, J. H., Handwerk, G. E., & Kaiser, M. J. (2007). Petroleum Refining: Technology and Economics (5th ed.). CRC Press. (經典石油煉制工程教材,涵蓋裂化技術發展史) []
  2.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National Historic Chemical Landmarks. The Burton Process for Cracking Petroleum. (美國化學會認定的國家曆史化學地标,專門介紹柏頓過程) []
  3. U.S. Patent No. 1,049,667. Process for Treating Hydrocarbon Oils. Issued January 7, 1913, to William M. Burton. (柏頓裂化工藝的基礎專利文件) []
  4. Speight, J. G. (2011). The Refinery of the Future. Gulf Professional Publishing. (讨論煉油技術演進,包括早期熱裂化) []
  5. Hydrocarbon Processing. Refining Processes Handbook. (行業權威期刊發布的煉油工藝手冊,包含各類裂化技術概述) []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柏頓裂化過程”,目前未搜索到直接相關的權威資料。根據術語推測,可能涉及以下兩種解釋方向:

方向一:石油煉制中的熱裂化工藝

“柏頓”可能是“Burton”的音譯,指向20世紀初的伯頓裂化工藝(Burton cracking process)。這是石油工業早期的重要技術,由美國化學家威廉·伯頓(William M. Burton)于1913年發明,屬于熱裂化的一種。其核心原理是通過高溫(約700°F)和高壓(90 psi)将重質油分解為輕質油(如汽油),顯著提升了汽油産率。該工藝曾推動石油工業發展,但因其能耗高、易結焦等缺點,後被催化裂化技術取代。

方向二:術語誤寫或細分領域概念

若名稱存在拼寫誤差,可能涉及:

  1. 催化裂化(Catalytic cracking):現代煉油主流技術,使用催化劑提高效率。
  2. 生物化學中的裂解過程:如DNA斷裂或蛋白質分解,但通常不以“柏頓”命名。

建議

若您有更多上下文(如學科領域、原文語境),可進一步縮小範圍。若涉及石油工業曆史,則方向一更可能符合;若為新興技術或細分領域術語,可能需要更專業的文獻支持。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伴奏者标識網玻璃層不再采樣率超重元素蒽烷二進傾印防衛傷夫馬黴素氟銅酸鹽光行差混濁的金箔匠開發貸款卡索維次氏定律空手快愈期列車調度員硫胺螢氯苯西泮軀體機構區域變電所舌癱收通行稅人數的上整數松柏尾帶維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