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ldbeater
gold foil; goldleaf
【化】 gold foil
【醫】 foil gold
artisan; craftsman
金箔匠是中國傳統手工技藝中專門從事金箔鍛造的匠人,其核心工藝是将黃金捶打成厚度不足0.1微米的薄片。這一職業在英語中對應"goldbeater",源自中世紀歐洲對金屬鍛造工匠的稱謂。
根據《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大辭典》記載,金箔鍛造需經過十二道工序,包含化金條、拍葉、沾撚子、裝開子、打箔等步驟,每克黃金可延展至約0.5平方米的薄片。南京金箔鍛制技藝作為國家級非遺項目,至今仍保留着"烏金紙"秘方這一核心技藝。
從材料科學角度分析,金箔鍛造本質是通過機械加工改變金屬晶體結構的過程。現代檢測顯示,傳統手工金箔純度可達99.9%以上,厚度控制在0.12微米左右,符合ISO 8654國際标準對裝飾用金箔的技術規範。
該技藝在當代主要應用于文物修複(如故宮太和殿貼金工程)、佛教造像(參照敦煌研究院修複标準)及高端工藝品制作。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2019年亞洲館修複項目中,就采用了南京金箔匠人制作的仿古金箔。
“金箔匠”是指專門從事将黃金錘打成極薄金箔的傳統手工藝人。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職責
金箔匠(英文:goldbeater)通過手工技藝将黃金反複錘擊、延展,最終制成厚度僅微米級的金箔。這種工藝需要極高的精準度,以确保金箔均勻且無破損。
工藝特點
技能要求
金箔匠需具備長期訓練積累的經驗,例如控制錘擊力度、判斷黃金延展狀态等。如例句中提到的“金制獎章獲得者”,暗示其技藝達到行業頂尖水平。
詞源與翻譯
英文“goldbeater”由“gold(黃金)”和“beater(敲打者)”組成,直譯即“敲打黃金的人”。近義詞“gold-beater”更強調職業屬性。
該職業在古代廣泛應用于建築裝飾、藝術品鍍金等領域,現代雖部分被機械替代,但在文化遺産修複中仍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