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I
magnetism
intension; intensity; strength
【計】 intensity
【化】 strength
【醫】 intensity; strength
磁性強度(Magnetic Intensity)是電磁學中描述物質磁化狀态的核心物理量,在漢英詞典中對應術語為"Magnetization"或"Intensity of Magnetization"。其定義為:單位體積内物質磁矩的矢量和,數學表達式為: $$ M = frac{sum mu_i}{V} $$ 其中$mu_i$為單個原子/分子磁矩,$V$為體積。該概念最早由安培分子電流假說提出。
根據國際電工委員會标準IEC 60050-121,磁性強度的法定計量單位是安培/米(A/m)。在工程應用中,該參數直接影響材料的磁導率、剩磁強度等性能指标。美國國家标準技術研究院(NIST)的實驗數據顯示,典型軟磁材料的磁性強度範圍在$10$-$10$ A/m之間。
中國國家标準GB/T 2900.60-2002《電磁學名詞》明确指出,磁性強度的測量需通過振動樣品磁強計或超導量子幹涉儀實現。該參數與磁場強度H的關系遵循公式: $$ B = mu_0(H + M) $$ 式中$mu_0$為真空磁導率,這構成了麥克斯韋方程組的重要理論基礎。
在材料科學領域,磁性強度是評價永磁體性能的關鍵指标。日本東北大學金屬材料研究所2023年的研究表明,钕鐵硼永磁體的最大磁性強度可達$1.4times10$ A/m,這一數據已被收錄于《先進功能材料》期刊數據庫。
磁性強度通常指物質在磁場中表現出的磁性強弱程度,具體解釋如下:
核心定義
磁性強度描述物質在磁場中受磁力作用的強弱。它可通過單位質量的物質在非均勻磁場中所受磁力方向和大小來衡量。例如,鐵、钴、鎳等物質受磁鐵吸引時,磁力越強則磁性強度越高。
測量與表現
在不均勻磁場中,物質的磁性強度表現為其被磁化的能力。例如鐵氧體(一種含鐵氧化物)因具備亞鐵磁性,其磁性強度較高,常用于制作磁芯材料。
與物質類型的關系
不同材料的磁性強度差異顯著:
實際意義
磁性強度直接影響材料的應用場景,如高磁性強度的材料多用于制造永磁體、變壓器磁芯等;低強度材料則用于屏蔽磁場或特殊電子元件。
若需更專業的量化分析(如磁化強度M或磁感應強度B的公式),建議參考物理學專著或權威文獻。
膽汁生成的第三位力系數耳蝸前庭唇二一八進制轉換法律補救辦法防凍劑DEG範化條件固定系數估價備抵黃根樹會議控制驚風寄生菌零集麻痹貿易秘密廿四碳羟烯酸葡萄球菌調理指數氣管杈隆凸歧視性彙率燃燒焓熱電時間延遲繼電器日本硬蜱實際債務雙極性基分子雙螺杆壓條機危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