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聲波英文解釋翻譯、次聲波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infrasonic wave
分詞翻譯:
次的英語翻譯:
order; second; second-rate
【醫】 deutero-; deuto-; hyp-; hypo-; meta-; sub-
聲波的英語翻譯:
sound wave
【化】 sound wave
【醫】 sonic wave
專業解析
次聲波(Infrasound)是指頻率低于人類可聽聲範圍(通常低于20赫茲)的聲波。以下是基于漢英詞典視角的詳細解釋:
一、術語定義與漢英對照
-
中文術語:次聲波
-
頻率範圍
- 标準定義:頻率範圍通常為0.001 Hz 至 20 Hz(國際标準 ISO 18405:2017)。
來源:國際标準化組織(ISO)
二、物理特性與自然現象
-
傳播特性
- 波長極長(可達數十公裡),衰減慢,可遠距離傳播。
- 自然來源:火山噴發、地震、極光、海洋風暴(如次聲監測台風)。
來源:中國地震局《次聲監測技術規範》
-
典型應用
- 災害預警:地震次聲信號可提前數分鐘至數小時被檢測到(如2004年印度洋海嘯)。
- 氣象監測:世界氣象組織(WMO)利用次聲台站追蹤雷暴與飓風路徑。
三、生物效應與安全标準
-
人體感知
- 人耳無法直接聽到,但高強度次聲可能引發生理不適(如頭暈、壓迫感)。
- 安全阈值: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ICNIRP)建議環境次聲強度限值為85 dB(1–20 Hz)。
來源:ICNIRP 2020年指南
-
動物行為關聯
四、檢測技術與權威機構
- 監測網絡
- 全球系統: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組織(CTBTO)部署60+個次聲監測站,用于核爆探測。
來源:CTBTO官網公開數據
- 中國設施: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大動态次聲傳感器”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權威參考文獻
- 術語标準:
- 安全規範:
- 監測技術:
- 中國國标 GB/T 39471-2020《次聲傳感器性能測試方法》
注:因平台限制無法提供直接鍊接,建議通過國際标準組織(ISO)、ICNIRP官網及學術數據庫(如知網、IEEE Xplore)檢索上述文獻編號獲取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次聲波是頻率低于20Hz的聲波,屬于人耳無法感知的聲波範圍。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一、基本特性
- 低頻特性
頻率範圍為0.0001Hz至20Hz,波長極長,傳播過程中衰減緩慢,可繞地球2-3周。
- 強穿透與衍射能力
能繞過大型障礙物(如建築物、山體)發生衍射,且穿透力強,可穿透掩體、船隻等。
二、來源與産生
- 自然現象
包括地震、火山爆發、海嘯、龍卷風、雷暴等。
- 人類活動
核爆炸、導彈飛行、工業設備(如鼓風機、攪拌機)等。
三、應用領域
- 災害預測
通過監測次聲波可提前預警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
- 軍事與醫療
用于次聲波武器(破壞敵方設備或人體機能),以及次聲波診療儀的研究。
- 環境監測
分析氣候條件(如春季氣壓變化)對次聲波傳播的影響。
四、潛在危害
- 人體健康風險
某些頻率的次聲波與人體器官(如心髒、大腦)固有頻率相近,可能引發共振,導緻頭暈、惡心、器官損傷甚至死亡。
- 環境影響
高強度次聲波可破壞建築結構或設備。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案例或技術細節,可參考搜狗百科和星火網校等權威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安定時間保修期限變速杆鉑铼重整拆分常駐服務程式儲存格初生吐粒散鐵動脈冠二次隙非周轉信用狀富克斯氏角膜凹高分子複合材料供電線路共同所有權固定疹合作協會彙款用途痙攣性截癱藍黴素淚囊穹窿連續運轉鈴蘭囊尾蚴豬肉内下隱斜視皮刀損失賠償估量調解人員統計系統外感受性知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