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声波英文解释翻译、次声波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infrasonic wave
分词翻译:
次的英语翻译:
order; second; second-rate
【医】 deutero-; deuto-; hyp-; hypo-; meta-; sub-
声波的英语翻译:
sound wave
【化】 sound wave
【医】 sonic wave
专业解析
次声波(Infrasound)是指频率低于人类可听声范围(通常低于20赫兹)的声波。以下是基于汉英词典视角的详细解释:
一、术语定义与汉英对照
-
中文术语:次声波
-
频率范围
- 标准定义:频率范围通常为0.001 Hz 至 20 Hz(国际标准 ISO 18405:2017)。
来源: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二、物理特性与自然现象
-
传播特性
- 波长极长(可达数十公里),衰减慢,可远距离传播。
- 自然来源:火山喷发、地震、极光、海洋风暴(如次声监测台风)。
来源:中国地震局《次声监测技术规范》
-
典型应用
- 灾害预警:地震次声信号可提前数分钟至数小时被检测到(如2004年印度洋海啸)。
- 气象监测:世界气象组织(WMO)利用次声台站追踪雷暴与飓风路径。
三、生物效应与安全标准
-
人体感知
- 人耳无法直接听到,但高强度次声可能引发生理不适(如头晕、压迫感)。
- 安全阈值: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建议环境次声强度限值为85 dB(1–20 Hz)。
来源:ICNIRP 2020年指南
-
动物行为关联
四、检测技术与权威机构
- 监测网络
- 全球系统: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CTBTO)部署60+个次声监测站,用于核爆探测。
来源:CTBTO官网公开数据
- 中国设施: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大动态次声传感器”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权威参考文献
- 术语标准:
- 安全规范:
- 监测技术:
- 中国国标 GB/T 39471-2020《次声传感器性能测试方法》
注:因平台限制无法提供直接链接,建议通过国际标准组织(ISO)、ICNIRP官网及学术数据库(如知网、IEEE Xplore)检索上述文献编号获取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属于人耳无法感知的声波范围。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一、基本特性
- 低频特性
频率范围为0.0001Hz至20Hz,波长极长,传播过程中衰减缓慢,可绕地球2-3周。
- 强穿透与衍射能力
能绕过大型障碍物(如建筑物、山体)发生衍射,且穿透力强,可穿透掩体、船只等。
二、来源与产生
- 自然现象
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海啸、龙卷风、雷暴等。
- 人类活动
核爆炸、导弹飞行、工业设备(如鼓风机、搅拌机)等。
三、应用领域
- 灾害预测
通过监测次声波可提前预警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
- 军事与医疗
用于次声波武器(破坏敌方设备或人体机能),以及次声波诊疗仪的研究。
- 环境监测
分析气候条件(如春季气压变化)对次声波传播的影响。
四、潜在危害
- 人体健康风险
某些频率的次声波与人体器官(如心脏、大脑)固有频率相近,可能引发共振,导致头晕、恶心、器官损伤甚至死亡。
- 环境影响
高强度次声波可破坏建筑结构或设备。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技术细节,可参考搜狗百科和星火网校等权威来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标准业务量避孕存储控制器电量测定法东部的伏安图高阻计公布合法保护碱性碳酸高铈加压模铸法节点回转角局部剖视图决断行动句型分析卡普氏手术联苯基胼联营协定流动资产酿去睾术人工控制器软布萨耳茨曼氏结节性角膜营养不良生命精气生长型石墨推承环通局线同轴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