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代位權英文解釋翻譯、代位權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法】 right of subrogation; subrogation

分詞翻譯:

代位的英語翻譯:

【法】 subro; surrogate

權的英語翻譯:

authority; power; right; tentatively
【化】 weight

專業解析

代位權(Subrogation) 是民法中的一項重要制度,指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對第三人的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時,債權人可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對第三人的權利。其核心在于保障債權人合法權益的實現,防止債務人消極處置財産。以下是具體解析:

一、法律定義與要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73條(現《民法典》第535條),代位權的成立需滿足以下條件:

  1. 債權合法有效: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權需合法且已到期;
  2. 債務人怠于行使權利:債務人未以訴訟或仲裁方式主張其對次債務人的到期債權;
  3. 損害債權人利益:債務人的不作為導緻債權人債權無法實現;
  4. 非專屬性權利:被代位的權利非人身專屬權(如撫養費請求權)。

二、英文術語解析

在英美法系中,"Subrogation" 指一方(如保險公司)替代另一方行使法律權利的行為,常見于保險理賠後對第三方的追償權。例如:

"Subrogation allows an insurer to pursue recovery from a third party responsible for the insured loss."

其法律内涵與中國法中的代位權高度契合,均強調權利主體的替代行使機制。

三、行權範圍與限制

債權人行使代位權需通過訴訟方式,且範圍以債權人的債權額為限(《民法典》第535條)。次債務人可援引對債務人的抗辯權對抗債權人,但不得以債務人無還款能力為由拒絕履行。

四、實踐意義

代位權制度打破了合同相對性原則,通過賦予債權人直接向次債務人主張權利的能力,有效解決"三角債"問題,維護市場信用體系。最高人民法院相關司法解釋(如《合同法解釋一》第11-22條)進一步細化了代位權訴訟的程式規則。

權威參考來源: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535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發布)
  2.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合同法》若幹問題的解釋(一)(法釋〔1999〕19號)
  3. Black's Law Dictionary: "Subrogation" (Thomson Reuters)

網絡擴展解釋

代位權是民法中的一項重要制度,主要用于保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其核心定義和要點如下:

一、定義

代位權是指當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對第三人(次債務人)的到期債權,導緻債權人利益受損時,債權人可依法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對次債務人的權利。這一制度突破了合同相對性原則,體現了債的對外效力。

二、核心特點

  1. 法定性:無論債務人與次債務人是否有約定,債權人均可依據法律規定直接行使代位權。
  2. 對外效力:債權人直接向次債務人主張權利,突破了債務關系的相對性。
  3. 非優先受償: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目的是保全債權,而非直接獲得優先受償權。
  4. 以債權人名義行使:區别于代理權,代位權需債權人通過訴訟程式以自身名義主張。

三、行使條件

根據《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五條,代位權的成立需滿足以下條件:

  1. 債權合法且到期: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存在合法有效的到期債權。
  2. 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債權:債務人未通過訴訟或仲裁方式向次債務人主張到期債權。
  3. 損害債權人利益:債務人怠于行使權利的行為已影響債權人實現債權。
  4. 非專屬權利:被代位行使的債權不得屬于債務人專有(如撫養費、人身損害賠償等)。

四、法律依據與限制

五、特殊情形

在國際投資領域,代位權也指投資國政府因政治風險補償投資者後,取得向東道國政府索賠的權利,但需遵循原投資者權益限度和東道國法律限制。

以上内容綜合了法律條文和司法實踐中的關鍵要素,如需具體案例或程式細節,可進一步查閱《民法典》合同編司法解釋。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北美甘草粗線材單調次序等概率假設定向過流保護東道國肺活量概論隔音闆黑鲸紅細胞抗體将來有效的信托交流電橋晶界聚膦硼烴抗凝療法卡片前沿空調裝置昆布糖蘭梭平聯苯重氮樘毛發鐵質米-古二氏體生産憑單收購雙側曲面雙七插座外生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