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horizontal audit; procedural audit
程式審計(Program Audit)在漢英詞典視角下指對計算機程式或業務流程的規範性、合規性及有效性進行的系統性審查。其核心是通過獨立評估确保程式邏輯、代碼結構或操作流程符合既定标準、法規及目标要求。以下是具體解析:
中文指計算機指令序列或業務流程步驟,英文對應 "a set of instructions for a computer"(《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在審計語境中擴展為 "operational procedures"(業務流程),如美國審計署(GAO)将程式審計定義為 "review of program operations" 。
中英文均強調 "系統性檢查",英文釋義為 "an official examination of processes to verify compliance"(《柯林斯英漢詞典》)。國際内部審計師協會(IIA)定義其目标為評估風險管理和控制有效性 。
檢查代碼或流程是否符合法律法規(如GDPR)、行業标準(ISO 27001)及内部控制要求。例如,金融領域的程式審計需遵循《巴塞爾協議Ⅲ》的算法監管框架 。
通過代碼走查(Code Walkthrough)測試程式邏輯漏洞,防止因設計缺陷導緻的數據篡改或系統故障,參考NIST《信息系統安全審計指南》。
衡量程式執行效率與資源消耗,如通過時間複雜度分析優化算法性能(基于ACM計算理論标準)。
審查源代碼的健壯性(如OWASP安全編碼規範)及版本控制合規性(Git審計日志分析),微軟SDLC框架要求開發階段嵌入審計流程 。
評估企業ERP、財務系統等操作流程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參照COSO内控框架的授權審批節點審查 。
在法律争議中驗證電子證據提取程式的合法性,符合《電子證據審計國際标準》(ISO/IEC 27037)。
權威來源:
- GAO《政府審計标準》gao.gov/yellowbook
- IIA《國際專業實務框架》theiia.org/standards
- 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合規風險管理指引》bis.org/bcbs
- NIST SP 800-53《安全控制評估手冊》nvlpubs.nist.gov/nistpubs/SpecialPublications/NIST.SP.800-53r5.pdf
- ACM《算法效率度量标準》acm.org/computing-curriculum
- Microsoft SDLC白皮書azure.microsoft.com/sdl
- 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coso.org/guidance
- ISO/IEC 27037:2012《數字證據采集規範》iso.org/standard
“程式審計”通常指審計程式(Audit Procedures),即審計過程中遵循的系統性步驟和方法,用于評估機構活動的合規性、財務信息的準确性及風險控制效果。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審計程式是審計師在執行審計工作時必須遵循的規範流程,旨在通過系統性步驟獲取充分、適當的證據,以支持審計結論。其核心目标包括:
審計程式一般分為三個階段:
審計程式的具體方法涵蓋多種技術手段:
通過規範化的程式審計,可實現以下價值:
廣義的審計程式指從項目啟動到結束的整體流程,而狹義則特指具體審計方法。不同行業(如金融、IT)可能根據監管要求調整程式細節,但核心邏輯一緻。
如需進一步了解特定行業的審計程式案例,可參考來源網頁(如、3、10)中的完整内容。
百日咳菌苗白細胞減少症背側腹膜程式請求調用船隻的破毀帶符號字段大雜燴凍結的對數幅度角度圖共聚多酰亞胺估計存貨國際運河固位螺絲海水水域行李車廂活化能量接觸精餾幾何平均數基體改進劑鹿尾草馬格納重整描述的球結膜環狀切開尚未決定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事情發生地順序查找同類相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