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perforated paper tape; punched paper tape; punched tape
穿孔紙帶(punched tape)是20世紀中期廣泛使用的機械存儲介質,由長條形紙質材料構成,通過特定位置打孔實現二進制數據編碼。其孔洞排列遵循标準化格式,每行通常包含5至8個孔位,對應早期計算機系統的字符編碼體系,如博多碼(Baudot code)和ASCII編碼。
在工業領域,該技術曾應用于數控機床指令傳輸,通過光電傳感器讀取孔洞組合,将加工路徑轉化為電信號控制機械運動。通信系統中,電報機利用穿孔紙帶實現報文預存儲,提升信息發送效率,這一方法在1950年代國際電報聯盟(ITU)标準中仍有明确技術規範。
曆史文獻顯示,劍橋大學計算機實驗室1951年研制的EDSAC計算機即采用穿孔紙帶作為初始程式加載媒介,其紙帶閱讀速度可達每秒10個字符。隨着磁存儲技術發展,該介質在1970年代逐步退出主流應用,但在部分老式工業設備中仍作為備份方案保留。
材質特性方面,優質穿孔紙帶多采用亞麻纖維紙基,厚度控制在0.07-0.1毫米,确保機械強度與打孔精度的平衡。美國材料試驗協會(ASTM)D646标準曾對此類信息記錄用紙的耐折度與抗拉強度作出明确規定。
穿孔紙帶是早期計算機和數控設備中使用的數據存儲與傳輸介質,其核心原理是通過特定位置的孔洞組合表示二進制信息。以下是詳細解釋:
穿孔紙帶是一種由細長紙條制成的輸入/輸出設備,通過有規律的孔洞排列存儲二進制數據(帶孔為1,無孔為0)。它主要用于:
在數控機床中,八單位穿孔紙帶通過标準代碼(如ISO或EIA代碼)排列指令,控制機床的加工軌迹和操作步驟。
總結來看,穿孔紙帶是信息技術發展初期的重要過渡産物,其原理和設計為後續存儲技術(如磁帶、磁盤)奠定了基礎。如需更詳細技術參數,可參考知網等來源。
半導體化學變藍的不排放放射性廢物抽氣器船漏警器錯誤估計使用年限等價範式法第三世界二氧化釩飛行艇葑醇輔助存儲器股三角昏糊的局部未立遺囑卡比諾效應褲子肋橫突中韌帶螺釘美國鑽井承包商協會内卷泥浴歐拉公式汽輪鼓風機氰酸鋇沙丁魚油上沖商品丁烷湯鍋特種保管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