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狀杆菌屬英文解釋翻譯、棒狀杆菌屬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Corynebacterium
分詞翻譯:
棒的英語翻譯:
bar; mallet; stick; wand; good
【化】 bar; rod
狀的英語翻譯:
account; certificate; condition; shape; state; written complaint
【醫】 appearance
杆菌屬的英語翻譯:
【醫】 Bacillus; Bact.; Bacteridium; Bacterium
專業解析
棒狀杆菌屬(Corynebacterium)是細菌分類學上的一個重要屬名,其漢英對應及詳細釋義如下:
一、 漢英對照與核心定義
- 中文名稱: 棒狀杆菌屬
- 英文名稱: Corynebacterium
- 定義: 棒狀杆菌屬是一類革蘭氏陽性(Gram-positive)、形态呈棒狀或稍彎曲的杆菌(rod-shaped or slightly curved bacilli)。它們通常呈不規則排列(如栅欄狀、V字形或八字形),部分菌種具有異染顆粒(metachromatic granules)。該屬細菌多為需氧或兼性厭氧菌(aerobic or facultatively anaerobic),廣泛存在于環境及包括人類在内的動物皮膚、粘膜等部位。
二、 詞源解析
- 英文詞源: 屬名 Corynebacterium 源自希臘語。
- “koryne” (κορύνη) 意為“棍棒”或“大頭棒”(club)。
- “bakterion” (βακτηρίον) 意為“小杆”(small rod)。
- 因此,Corynebacterium 直譯為“棒狀的小杆”,形象地描述了該屬細菌典型的棒狀形态特征。
三、 主要特征詳解
- 形态學:
- 細胞呈直杆狀或稍彎曲,末端常膨大呈棒狀。
- 繁殖時通過“折斷分裂”(snapping division)方式進行,導緻細胞排列不規則,形成角狀或栅欄狀。
- 許多菌種在細胞内含有異染顆粒(如白喉棒狀杆菌),這些顆粒由多聚磷酸鹽組成,用特殊染色法(如亞甲藍)可染成與菌體不同的顔色。
- 生理與培養:
- 革蘭氏染色陽性,但易脫色,有時呈現不均勻着色。
- 多數為需氧或兼性厭氧菌。
- 化能異養菌,代謝類型多樣(發酵或呼吸)。
- 在普通培養基上生長,但部分病原菌(如白喉棒狀杆菌)需要含血液或血清的培養基才能生長良好。
- 分類學地位:
- 隸屬于細菌域(Bacteria)。
- 放線菌門(Actinobacteria)。
- 放線菌綱(Actinobacteria)。
- 放線菌目(Actinomycetales)。
- 棒狀杆菌科(Corynebacteriaceae)。
四、 醫學與生物學意義
- 多樣性: 該屬包含衆多菌種,既有非緻病性的共生菌(如皮膚上的傑氏棒狀杆菌 C. jeikeium),也有重要的動物和人類病原菌。
- 代表病原菌: 最著名的病原菌是白喉棒狀杆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它是引起人類白喉(Diphtheria)的病原體。白喉是一種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的急性傳染病,其緻病性主要源于細菌産生的白喉毒素(diphtheria toxin),該毒素能抑制宿主細胞蛋白質合成,導緻局部組織壞死和全身中毒症狀。
- 其他病原菌: 除白喉棒狀杆菌外,還有一些棒狀杆菌可引起機會性感染,尤其是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如潰瘍棒狀杆菌(C. ulcerans)、假結核棒狀杆菌(C. pseudotuberculosis)以及一些與醫療裝置相關感染(如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菌種(如C. jeikeium, C. striatum)。
權威參考資料來源:
- List of Prokaryotic names with Standing in Nomenclature (LPSN): 提供細菌分類學(包括棒狀杆菌屬)的權威命名和分類信息。https://lpsn.dsmz.de/genus/corynebacterium
-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CDC) - 白喉: 提供關于白喉病原體(白喉棒狀杆菌)的公共衛生和臨床信息。https://www.cdc.gov/diphtheria/index.html
- Microbiology Textbook (Todar's Online Textbook of Bacteriology): 提供關于棒狀杆菌屬及其代表種(如白喉棒狀杆菌)的詳細微生物學描述(形态、生理、緻病機制等)。https://textbookofbacteriology.net/
- Merriam-Webster Medical Dictionary: 提供 Corynebacterium 的詞源和基本定義。https://www.merriam-webster.com/medical
網絡擴展解釋
棒狀杆菌屬(Corynebacterium)是一類革蘭氏陽性杆菌,以下是其核心特征的詳細解釋:
1.定義與基本特征
棒狀杆菌屬因其菌體一端或兩端膨大呈棒狀而得名。屬于需氧或兼性厭氧菌,無芽孢、無鞭毛,DNA中G+C含量為52%~68%。胞壁多糖以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為主,與分枝杆菌屬、放線菌屬等存在交叉抗原反應。
2.形态與染色特性
- 多形态性:菌體細長微彎,排列不規則,常見V形、L形或栅欄狀。
- 異染顆粒:染色後兩端可見深色顆粒(由磷酸鹽和核糖核酸組成),是重要鑒别特征。
- 革蘭氏染色:陽性,但着色不均。
3.分類與常見種類
- 緻病菌:白喉棒狀杆菌(C. diphtheriae)是主要病原體,引發白喉(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特征為咽喉灰白色假膜)。
- 條件緻病菌:包括假白喉棒狀杆菌、痤瘡棒狀杆菌等,通常寄生于人體鼻腔、皮膚等部位,免疫力低下時可能緻病。
4.緻病性與疾病關聯
- 白喉:由白喉棒狀杆菌産生的外毒素導緻,毒素可損害心肌、神經等組織。
- 其他感染:如痤瘡棒狀杆菌與皮膚炎症相關,陰道棒狀杆菌可能引起陰道菌群失調。
5.培養與鑒定
- 培養基:普通培養基生長不佳,呂弗勒凝固血清或雞蛋培養基可促進典型形态。
- 鑒别特征:在含亞碲酸鉀的培養基上形成黑色菌落,分重、輕、中間三型,均可能産毒。
棒狀杆菌屬以形态和異染顆粒為特征,包含緻病菌和條件緻病菌,需結合臨床與實驗室檢測鑒别。更多分類及培養細節可參考來源網頁。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安全受益保險單不耐酒不能恢複的布水管成少突神經膠質細胞充氣吹脹傳香單穩态電路恩地氯铵非自治領域複磁導系數幹餾公使公式計數器毀約訴訟加熱管肌腱膜的金融和貨币的危機近中移動機器方程式康拉孫殘炭聯體生活的藜蘆次鹼彌散菌落内密封讓價獸體解剖學水氟化流程特定繼承人特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