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沖程英文解釋翻譯、動力沖程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機】 power stroke; working stroke
分詞翻譯:
動力的英語翻譯:
drive; motivity; power; dynamics; impetus; momentum
【化】 power
【醫】 dynamia; dynamo-; ergo-
【經】 motive power; power
沖程的英語翻譯:
stroke
【化】 stroke
專業解析
動力沖程(Power Stroke)是四沖程内燃機工作循環中的關鍵階段,指可燃混合氣被點燃(汽油機)或壓燃(柴油機)後,燃燒産生的高溫高壓氣體推動活塞向下運動,将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的過程。其英文術語"Power Stroke"直接體現了該沖程輸出動力的核心功能。
一、核心定義與能量轉換
在動力沖程中:
- 燃燒發生:火花塞點火(汽油機)或壓縮自燃(柴油機)引燃混合氣,缸内溫度驟升至約2500°C,壓力達3–6 MPa 。
- 活塞驅動:高溫氣體膨脹推動活塞從氣缸上止點(TDC)向下止點(BDC)運動,通過連杆将直線運動轉化為曲軸的旋轉運動,輸出扭矩。力學關系可表示為:
$$
F = P times A
tau = F times r times sintheta
$$
其中 ( P ) 為缸壓,( A ) 為活塞面積,( r ) 為曲柄半徑,( theta ) 為曲軸轉角 。
二、工程特性
- 持續時間:約占曲軸轉角120°–160°,實際做功效率受氣門正時和燃燒室設計影響 。
- 熱效率關鍵:燃料約40%的化學能在此階段轉化為機械功,直接影響發動機有效效率(公式:( eta_t = frac{W}{Q_1} ))。
- 排放控制難點:未完全燃燒的碳氫化合物(HC)和氮氧化物(NOx)主要在此階段生成。
三、與其他沖程的協同
動力沖程的效能依賴于前序沖程的充分準備:
- 進氣沖程:确保充足新鮮充量
- 壓縮沖程:提升混合氣溫度和壓力(柴油機壓縮比可達18:1)
後續排氣沖程則需高效排出廢氣以減少泵氣損失 。
權威來源
- SAE International.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undamentals (SAE J604标準術語)
- 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 《内燃機原理》第三章(第四版), 機械工業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動力沖程是四沖程内燃機中輸出機械能的核心階段,又稱做功沖程。以下是詳細解析:
1.定義與作用
動力沖程是四沖程發動機(進氣→壓縮→做功→排氣)的第三個階段。在此過程中,噴油或點火引發混合氣燃燒,産生高溫高壓氣體,推動活塞下行,通過連杆帶動曲軸旋轉,最終将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為車輛提供動力。
2.工作原理
- 燃燒過程:壓縮沖程末端,火花塞點火(汽油機)或噴油自燃(柴油機),混合氣劇烈燃燒,氣缸内壓力驟增。
- 能量轉化:高壓氣體迫使活塞從氣缸頂部(上止點)快速下移至底部(下止點),活塞的直線運動經連杆轉化為曲軸的旋轉運動,實現動力輸出。
- 溫度與壓力:燃燒時溫度可達2000-2500℃,壓力約3-5MPa(汽油機)或6-15MPa(柴油機),是四個沖程中能量密度最高的階段。
3.與其他沖程的關聯
- 前序階段:進氣沖程吸入混合氣,壓縮沖程将其壓縮為易燃狀态,為動力沖程創造條件。
- 後續階段:排氣沖程排出廢氣,為下一個循環的進氣騰出空間,形成連續工作循環。
4.設計影響
動力沖程的效率和持續時間直接影響發動機性能。例如,長沖程設計(活塞移動距離較長)可增強低轉速扭矩,適合載重車輛;短沖程設計則利于高轉速功率輸出,常見于跑車。
動力沖程是内燃機能量轉化的關鍵環節,直接決定了發動機的功率、效率及動力特性。其工作原理涉及熱力學、機械運動學等多學科知識,是發動機設計的核心優化方向之一。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阿加羅耳捕蟲餌差速器城市自治磁控管非營業周轉性基金公司的組織章程管理水準橫洞剪報間歇出鐵谏诤鏡面反射回音金屬減活劑鱗莖顱蓋明晰默認串行口内含的拍電影氫離子的瓊脂砂凝聚力射線撐擋時隔十五元環輸入輸出組件索賠信件透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