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raw up; proposal; recommendation
"拟議"在漢英詞典中通常對應"proposed"或"suggested",指經過初步讨論但尚未正式确定的事項。該詞常見于法律、政策等正式文本中,具有以下核心語義:
詞義解釋 英語對應詞為"proposed",表示"被提出供讨論或批準的建議"(來源:《牛津漢英大詞典》)。例如:"拟議條款"譯為"proposed clauses",特指尚待審議的法律條文草案。
詞性說明 作定語時多修飾法律文書或政策文件,如"拟議法案"(proposed bill)、"拟議改革"(suggested reform)(來源:《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辭典》)。作謂語時需搭配"被"字,如"方案已被拟議"。
使用場景差異 在法律文本中強調程式合法性,如《柯林斯高階英漢雙解詞典》指出,該詞多用于立法草案、公司章程等需經法定程式審議的文件标題。商務語境則側重建議屬性,如"拟議并購方案"。
**近義詞對比 與"拟定"(drafted)相比,"拟議"強調待審議狀态;與"提案"(proposal)相比,更突出前期籌備性質(來源:《劍橋商務英語詞典》)。例如"拟議議程"不等同于最終議程表。
主要參考來源包括:中國法律出版社《漢英法律詞典》、商務印書館《新時代漢英大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新世紀漢英大詞典》等權威辭書。建議查閱紙質版或經認證的電子數據庫獲取完整釋義。
“拟議”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nǐ yì,屬于動詞,也可作名詞使用。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拟議”指對某一事項或方案進行初步的起草、讨論和商議。通常表示在正式确定前,通過草拟和集體讨論形成意見或計劃。
引申含義:
可指經過讨論但尚未正式通過的建議或提案。例如:“這項拟議還需進一步修改。”
動詞用法:
名詞用法(較少見):
若需進一步探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可提供例句以便分析。
奧伯特氏現象保護存儲塊比德氏神經節草豆蔻慈和短僑附帶條件的鈣塑材料高壓水清砂機汞安全閥滾子線路果螨屬黑礬環流膠胸經調整的救助沒食子酸葡糖苷滅亡鲶魚類尿鈉排洩偶氮燃料求值卡軀幹骨胳溶皮素上腹縫術施工進度數組函數酸條件反應替代償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