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色-愛因斯坦分布英文解釋翻譯、玻色-愛因斯坦分布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Bose-Einstein distribution
分詞翻譯:
色的英語翻譯:
color; expression; hue; kind; quality; scene; woman's looks
【醫】 chrom-; chromato-; chromo-; color
愛因斯坦的英語翻譯:
Einstein
【化】 einstein
分布的英語翻譯:
【化】 distribution
【醫】 distribution; supply
專業解析
玻色-愛因斯坦分布(Bose-Einstein Distribution)是量子統計力學中描述玻色子(Boson)在熱平衡狀态下占據不同量子态概率的規律。玻色子是一類具有整數自旋(如0, 1, 2…)的基本粒子,遵循玻色-愛因斯坦統計,其特點是多個粒子可以占據相同的量子态。該分布由印度物理學家薩特延德拉·納特·玻色(Satyendra Nath Bose)提出,并經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發展完善。
核心定義與公式
在溫度為 ( T ) 的系統中,能量為 ( varepsilon_i ) 的量子态上平均占據的玻色子數 ( n_i ) 由玻色-愛因斯坦分布給出:
$$
n_i = frac{1}{e^{(varepsilon_i - mu)/k_BT} - 1}
$$
其中:
- ( mu ) 為化學勢(Chemical Potential),
- ( k_B ) 為玻爾茲曼常數,
- ( T ) 為絕對溫度。
物理意義與特性
- 量子簡并性:當 ( varepsilon_i - mu ll k_BT ) 時,( n_i ) 遠大于1,表明玻色子傾向于聚集在低能态,與經典粒子(如費米子)行為截然不同。
-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BEC):當溫度降至臨界值以下時,宏觀數量的玻色子會凝聚到最低能态,形成量子态相幹現象。這一現象在超流氦-4、冷原子氣體(如铷原子)中被實驗驗證 。
應用領域
- 黑體輻射:光子(玻色子)的能量分布遵循普朗克公式,是玻色-愛因斯坦分布在零化學勢(( mu = 0 ))下的特例 。
- 低溫物理:解釋液氦超流、超導中的庫珀對行為。
- 凝聚态物理:預測激子、聲子等準粒子的統計行為。
權威參考文獻
- Bose, S. N. (1924). Plancks Gesetz und Lichtquantenhypothese. Zeitschrift für Physik, 26: 178–181. (原始論文首次推導分布公式)
- Einstein, A. (1924). Quantentheorie des einatomigen idealen Gases. Sitzungsberichte der Preuss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愛因斯坦對玻色工作的推廣)
- Feynman, R. P. (1972). Statistical Mechanics: A Set of Lectures. Addison-Wesley. (費曼物理學講義對量子統計的經典闡述)
- Pitaevskii, L., & Stringari, S. (2003). 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現代理論專著)
玻色-愛因斯坦分布是理解微觀粒子集體行為的關鍵工具,其預言的現象深刻影響了現代物理學的發展方向。
網絡擴展解釋
玻色-愛因斯坦分布是描述玻色子(自旋為整數的粒子)在熱平衡狀态下量子态占據情況的統計規律。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1.定義與公式
玻色-愛因斯坦分布的數學表達式為:
$$
n_i = frac{1}{e^{(epsilon_i - mu)/(k_B T)} - 1}
$$
其中:
- (n_i):能量為(epsilon_i)的量子态上的平均粒子數;
- (mu):化學勢(玻色子需滿足(mu leq 0));
- (k_B):玻爾茲曼常數;
- (T):溫度。
該公式表明,高能級上的粒子數隨能量升高呈指數衰減,且同一量子态可容納無限個玻色子(與費米子的泡利不相容原理相反)。
2.適用粒子
適用于玻色子,如光子、聲子、氦-4原子等。這類粒子的波函數具有對稱性,允許大量粒子占據同一量子态。
3.物理意義
- 低溫行為:當溫度接近絕對零度時,大量玻色子會“凝聚”到能量最低的基态,形成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态(BEC)。此時化學勢(mu)趨近于基态能量。
- 臨界溫度:發生BEC的臨界溫度公式為:
$$
T_c = frac{2pihbar}{m k_B} left(frac{n}{zeta(3/2)}right)^{2/3}
$$
其中(n)為粒子數密度,(zeta)為黎曼函數。
4.與經典統計的差異
- 經典統計(如麥克斯韋-玻爾茲曼分布)中,粒子可區分且占據概率獨立;
- 玻色統計中,粒子不可區分且傾向于聚集到同一量子态,導緻量子效應顯著(如超流性、超導性)。
5.實驗驗證與應用
- 該分布最早由玻色和愛因斯坦于1924年提出,并在1995年通過超冷铷原子氣體實驗首次觀測到BEC。
- 應用領域包括量子計算、精密測量和凝聚态物理研究。
總結來看,玻色-愛因斯坦分布揭示了玻色子在低溫下的宏觀量子行為,是理解超流、超導等現象的統計基礎,也為研究極端條件下的物質狀态提供了理論框架。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測頻裝備代為求情德農維利葉氏筋膜動力學鹽效應動脈性堆重富水矽孔雀石工場好機會颌下後神經節後傾黃夾竹桃屬回降監督者箭頭序號井口裝置經銷行業絕緣可編程計數器控制規程偶像狂憑産地買賣權衡網絡示波滴定法試驗成本衰弱性脊髓痨樹皮所以鐵路貨運提單同一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