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玻爾半徑英文解釋翻譯、玻爾半徑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Bohr radius

分詞翻譯:

爾的英語翻譯:

like so; you

半徑的英語翻譯:

radii; radius; semidiameter
【計】 R
【醫】 radii; rndius

專業解析

玻爾半徑(Bohr radius)是量子力學中描述氫原子電子軌道半徑的基本物理常數,由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于1913年提出。其英文對應為"Bohr radius",國際通用符號為$a_0$,定義為氫原子基态電子軌道半徑的理論值。

根據玻爾原子模型,玻爾半徑的表達式為: $$ a_0 = frac{4pivarepsilon_0hbar}{m_e e} $$ 其中$varepsilon_0$為真空介電常數,$hbar$為約化普朗克常數,$m_e$為電子質量,$e$為基本電荷量。經計算其數值約為$5.29177210903(80)times10^{-11}$米(來源: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學聯合會2018年推薦值)。

在物理意義上,玻爾半徑表征了:

  1. 氫原子中電子與質子間的最小穩定軌道距離
  2. 量子力學中原子尺度的自然單位基準
  3. 量子效應主導的微觀領域典型空間量度

該常數被廣泛應用于原子物理學、量子化學及半導體物理領域,尤其在Hartree原子單位制中作為長度基準單位。根據《物理學手冊》(Springer, 2022版)的表述,玻爾半徑的提出标志着量子理論首次成功解釋原子穩定性,奠定了舊量子論向現代量子力學過渡的基礎。美國國家标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的原子常數數據庫将其列為基本物理常數推薦值之一。

網絡擴展解釋

玻爾半徑是原子物理學中的核心概念,主要描述氫原子基态下電子軌道的特征尺寸,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背景

玻爾半徑由尼爾斯·玻爾在1913年提出,基于經典力學與量子化條件的原子模型。它表示氫原子處于基态時,電子繞核運動的最小可能軌道半徑,也是電子出現概率最高的位置與原子核的距離。

二、數值與公式

根據國際标準數據(CODATA 2014),玻爾半徑的精确值為: $$ a_0 = frac{4pivarepsilon_0 hbar}{m_e e} = 5.2917721067 times 10^{-11} , text{米} $$ 其中:

該公式結合了電磁作用與量子化條件,通過精細結構常數$alpha$可簡化為$a_0 = frac{hbar}{m_e c alpha}$。

三、物理意義

  1. 經典與量子的橋梁:雖玻爾模型已被量子力學取代,但玻爾半徑仍作為氫原子電子雲空間分布的特征尺度。
  2. 原子單位基準:在原子尺度中,玻爾半徑是長度單位(約0.53埃),用于衡量原子大小。
  3. 關聯其他常數:與電子的康普頓波長、經典電子半徑構成關聯體系,三者可通過精細結構常數互相推導。

四、應用拓展

在半導體物理中,激子玻爾半徑引申為電子-空穴對(激子)的平均間距,用于判斷量子限域效應是否顯著。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不勝任常量法腸腺炎等待淘汰狀态電容電流豆茶苷對話要求獨占應用程式二極管函數産生器額外運費放大因數非周期性電機附加語課稅津貼誇飾的鐮狀細胞的曆史成本會計六藍光堿染青羅馬法的忙亂的鉛軟膏氣泡聚合其他機方資金省略符號食骨癖視黃醛還原酶雙邊稅務條約調度優先級調節過度網膜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