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ndescript
don't; no; no one; nothing
approve; but; can; may; need; yet
express; fame; famous; first name; firstname; forename; reputation
【法】 praenomen
account; certificate; condition; shape; state; written complaint
【醫】 appearance
"莫可名狀"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難以用言語形容或描述某種複雜、微妙或強烈的情感、狀态或事物。從漢英詞典的角度來看,其最貼切的英文對應詞是"indescribable",強調無法用語言充分表達的特性。
字面解析
“莫”意為“不”,“可”意為“能夠”,“名”指“用言語表述”,“狀”指“描繪狀态”。整體指無法用語言準确描繪的狀态。
英文直譯:cannot be described in words
權威英譯
在漢英詞典中,該詞通常譯為:
情感與體驗的複雜性
常用于表達極緻的情緒(如震撼、悲傷、喜悅)或抽象感受(如藝術美感、自然奇觀)。
例:面對星空時的敬畏感是莫可名狀的。
The awe felt under the starry sky is indescribable.
哲學與美學意涵
道家思想中“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經》)與此概念相通,強調語言在表達終極真理時的局限性。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定義:無法用語言形容。
例句:“心中湧起一種莫可名狀的悲哀。”
《漢英大詞典》(外研社)
詞條:莫可名狀
英譯:too profound/complex to be described in words;indescribable
文學經典用例
魯迅《野草·題辭》:“當我沉默着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将開口,同時感到空虛。”此處的“充實”與“空虛”即是一種莫可名狀的生命體驗。
跨文化對照
英文中的"ineffable" 源自拉丁語 ineffabilis(不可言說),在《牛津英語詞典》中釋義為:
Too great or extreme to be expressed in words.
(過于強烈或極端而無法言表)
結論:"莫可名狀"的本質是語言在表達超驗體驗時的無力感,其英文翻譯需根據語境選擇: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外研社. 《漢英大詞典》(第3版).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Ineffable". www.oed.com/view/Entry/94481
老子(湯一介譯注). 《道德經》. 中華書局.
魯迅. 《野草》. 人民文學出版社.
關于成語“莫可名狀”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拼音為mò kě míng zhuàng,形容事物極其複雜微妙,無法用言語或文字準确描述。例如:面對壯麗的極光,人們常感到莫可名狀的震撼。
二、結構分析
三、出處與例句 最早見于清代張潮《虞初新志·林四娘記》,描述一位麗人"香氣飄揚,莫可名狀"。現代用法如:"勝利的喜悅,莫可名狀"()。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該成語多用于文學或正式語境,表達複雜情感或抽象體驗的不可描述性。
阿撤西丁苯乙酸酯鉑綿不擴散鈣窗側儲存周期倒錯反應定子安匝多動脈炎二硫酸根合铟酸鉀複反演付款承擔人痙攣性收縮己糖醛酸看待苦工聯苯基胼氯氮┳一鉀尿囊内的尼克酰胺諾爾斯黴素人工操作人工時效硬化生齲性拾零酸二烯丙酯損害賠償契約投标最高價味覺遲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