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locking
棉屑在漢英詞典中的定義為棉花加工或紡織過程中産生的細小纖維碎末,英文對應詞為"cotton lint"或"cotton dust"。該術語特指原棉經過梳理、紡紗等工序時脫落的短纖維,多呈現絮狀或粉末狀形态。
根據《現代漢英綜合大詞典》釋義,棉屑既包含可回收利用的短纖維成分,也涉及需要特殊處理的工業廢料。在紡織工程領域,棉屑回收系統可将30-40%的廢纖維重新用于粗紡紗線生産。職業安全領域的研究表明,長期吸入棉屑可能引發byssinosis(棉塵肺),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IOSH)建議工作場所濃度控制在0.2mg/m³以下。
《牛津紡織技術詞典》特别指出,棉屑粒徑通常小于500微米,其堆積密度在32-50kg/m³之間。該物質在潮濕環境中易形成$mu = frac{rho{bulk}}{rho{fiber}}$的堆積系數,其中$rho_{fiber}$為純棉纖維密度(1.54g/cm³)。
“棉屑”指棉花加工或紡織過程中産生的細小碎屑或廢料,常見于工業生産中。以下是詳細解釋及延伸信息:
基本定義
英文對應“cotton flock”或“cotton rags”,指棉花在梳理、紡紗等工序中脫落或殘留的纖維碎片,通常呈現為松散、細小的絮狀物。
相關應用與風險
其他關聯術語
建議在工業環境中采取防塵措施,避免長期暴露于棉屑環境以預防健康問題。
奧克托爾筆迹鑒定人槽牙腸炎菌産權和財政責任課稅法抽樣單位觸小闆除油器存儲位菲酚過程模拟焊接電源胡作非為的未成年人減薄緊身衣卷纏絕緣紙局部變量符鋸葉矮棕流浸膏框圖量子電子學内部錯誤檢查帕立卡沙利比唑酮栅極整流法升降舵角說明提要托德氏突脫色的屠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