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麻醉性休克英文解釋翻譯、麻醉性休克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anesthesia shock

分詞翻譯:

麻醉的英語翻譯:

anaesthesia; hocus; narcosis
【化】 anesthesia
【醫】 anaesthesia; anesthesia; narco-; narcosis; ********ism; narcotico-
narcotism

休克的英語翻譯:

shock
【醫】 choc; shock

專業解析

麻醉性休克(Anesthetic Shock)的漢英詞典釋義

中文術語:麻醉性休克

英文術語:Anesthetic Shock

定義:

麻醉性休克是指在麻醉過程中或術後因藥物作用、生理紊亂等因素導緻的急性循環衰竭綜合征,以有效血容量驟降、組織灌注不足為核心病理特征,可引發多器官功能障礙。


病理機制與臨床特征

  1. 交感神經抑制

    麻醉藥物(如丙泊酚、吸入麻醉劑)抑制交感神經活性,導緻外周血管擴張、心肌收縮力下降,引發血壓驟降 。

  2. 血管内容量不足

    術前禁食、術中失血或體液丢失未及時補充,加劇循環血容量減少,心輸出量降低 。

  3. 典型症狀
    • 低血壓:收縮壓持續<90 mmHg 或較基礎值下降>30%
    • 心動過速:代償性心率增快(>100次/分)
    • 組織低灌注:皮膚濕冷、尿量減少(<0.5 ml/kg/h)、意識障礙

診斷與治療原則

診斷依據(參考《米勒麻醉學》第9版):

關鍵治療措施:

  1. 快速容量複蘇

    首選平衡鹽溶液(如乳酸林格液)靜脈輸注,目标CVP 8–12 mmHg 。

  2. 血管活性藥物

    去甲腎上腺素(0.05–0.3 μg/kg/min)維持平均動脈壓≥65 mmHg 。

  3. 病因幹預

    停用或減量麻醉藥物,糾正電解質紊亂(如低鉀血症)。


權威參考文獻

  1. 《臨床麻醉學》(第5版),鄧小明主編

    闡釋麻醉藥物對循環系統的抑制作用及休克管理流程。

  2. 《Anesthesiology》期刊指南(2023)

    圍術期休克處理共識(美國麻醉醫師協會)

  3. WHO患者安全手冊

    強調麻醉休克預防策略,包括個體化用藥與動态監測。


注:以上内容綜合麻醉學教材、臨床指南及循證研究,定義與處理方案符合國際标準。

網絡擴展解釋

麻醉性休克(或麻醉相關休克)是指在麻醉過程中或術後因麻醉藥物、操作或患者自身因素引發的嚴重循環功能障礙,導緻全身組織灌注不足和器官缺氧的危急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發生機制

麻醉性休克的核心是有效循環血量急劇減少,無法滿足機體代謝需求。麻醉藥物可能通過以下途徑影響循環:

  1. 血管擴張:部分麻醉劑直接導緻外周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如丙泊酚)。
  2. 心肌抑制:藥物可能減弱心髒收縮力,降低心輸出量。
  3. 過敏反應:麻醉藥物中的成分觸發免疫系統過度反應,釋放組胺等物質,引發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血壓驟降。

二、常見原因

根據臨床研究,主要誘因包括:

  1. 藥物過敏或中毒:約30%的麻醉休克與過敏相關,尤其是局麻藥(如利多卡因)或肌松藥(如琥珀膽堿)。
  2. 麻醉過量:藥物劑量過大導緻中樞抑制過度,常見于肝腎功能異常患者。
  3. 循環系統基礎疾病:如心衰、低血容量患者對麻醉耐受性差。
  4. 術中并發症:大出血、嚴重感染(膿毒症)或肺栓塞可能誘發休克。

三、臨床表現與處理

  1. 典型症狀:血壓<90/60mmHg、心率>100次/分、皮膚濕冷、意識模糊。
  2. 緊急處理:
    • 立即停用麻醉藥物,給予腎上腺素(過敏時)。
    • 快速補液恢複血容量,必要時使用血管活性藥物(如多巴胺)。
    • 機械通氣支持呼吸功能。

四、預防措施

注:實際診療需結合個體情況,若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更多專業指南可參考來源、2、3、7的詳細分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暴發性卡他等溫硬化地普拉岑低壓層壓對稱配置犯疑構形的合理性檢測花葵素接口調試頸内的寄銷商品客觀概率擴充寄存器冷卻殘渣良性淋巴組織增生馬鞍形頭幔賬茂基棉油皂木纖維尿道下裂濃鹽水數據傳輸裝置數字圖形終端損壞賠款攤派的特性因素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