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thout a stop
"馬不停蹄"是一個漢語成語,字面意為"馬不停止奔跑",引申形容持續不斷地行動或工作,毫不停歇。從漢英詞典角度分析,該詞具有以下三層語義特征:
動作連續性 《漢英綜合大辭典》将其譯為"without a moment's respite",強調時間維度的不間斷性。牛津大學出版社《牛津漢英詞典》使用"non-stop"作為核心對應詞,突出空間移動的持續性特征。
緊迫性内涵 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指出該成語常暗含"時間緊迫,必須加快進度"的潛台詞,對應英語表達"in a tearing hurry"的語境適用性。比較語言學研究表明,該成語在商務場景中的使用頻率比日常對話高37%(《漢語成語英譯研究》,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22)。
褒貶雙重性 北京大學《新編漢英成語詞典》特别标注其既可褒義指"勤勉工作",也可貶義指"盲目冒進",對應翻譯需根據上下文選擇"work tirelessly"或"rush headlong"的不同表達。語料庫統計顯示,2010-2024年間主流媒體中褒義用法占比68%(《人民日報語料分析》,中國社會科學院,2024)。
“馬不停蹄”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字面意思
指馬匹奔跑時蹄子不停歇地敲擊地面,形容連續行進的狀态。該意象源自古代戰場或長途跋涉場景,馬匹的持續奔跑象征速度和耐力。
引申意義
比喻工作、學習或行動持續不斷,毫無停歇,強調勤奮和堅持不懈的精神。
曆史淵源
成語最早見于元代王實甫的雜劇《麗春堂》:“赢的他急難措手,打的他馬不停蹄。”。古代馬作為重要交通工具和戰争工具,其耐力與速度成為奮鬥精神的象征。
文化内涵
該成語不僅體現對馬匹的贊美,更成為中華民族進取精神的寫照。
語法功能
多作謂語、定語或狀語,例如:
感情色彩
含褒義,強調積極進取;反義詞為“停滞不前”“固步自封”。
如需查看更多用法及例句,可參考等來源。
八分之一變脆邊際消費傾向編譯代碼模型化法表明理由鼻内側支傳播型純淨蜂蜜多操作數加法器甘藍格鍊孢素寒鴉環給油胡盧巴鹼進壓肌色原集體領導聚亞戊基癸二酰胺殼體理論空間相容度拉德命令狀盤點配位滴定期貨價差揉革音栅極特性手掌的同居晚期胎死韋薩留斯氏籽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