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輪廓線(lúnkuò xiàn)在漢英詞典中通常對應"contour line"或"outline"的釋義,指代物體外緣的連續線條表達。在地理學領域,國際标準化組織ISO 19129将輪廓線定義為"連接地圖上相同海拔點的閉合曲線",這種測繪表達方法最早由法國數學家杜安·德·馬雷于1737年提出。
在工程制圖領域,中國國家标準化管理委員會GB/T 4457.4-2002将其定義為"用粗細均勻的實線表示物體外部邊界的技術線條"。藝術設計領域則強調其視覺表現功能,中央美術學院教材《造型基礎》指出輪廓線通過"虛實變化的筆觸建立三維物體的二維投影"。
該術語的英語對應詞"contour"源自意大利語"contorno",詞根"con-"(共同)與"tornare"(轉向)組合,暗示線條的環繞特性。現代應用中,計算機圖形學通過貝塞爾曲線公式實現輪廓數字化: $$ B(t) = sum_{i=0}^n binom{n}{i}(1-t)^{n-i}t^iP_i $$ 其中$P_i$代表控制點坐标,$t$為參數變量,這種數學表達廣泛應用于Adobe Illustrator等設計軟件。
輪廓線是多個領域中描述物體或結構外形的重要概念,其定義和應用因場景不同而有所差異:
基本定義 輪廓線又稱“外部線條”,指物體或群體的外邊緣界線,用于區分不同對象或對象與背景的分界。例如在電影構圖或藝術創作中,通過選擇最具表現力的輪廓形狀來突出主體特征。
不同領域的應用
觀察與表現特點 輪廓線會因觀察角度不同而變化,需結合内外輪廓共同分析。例如外輪廓錯誤會導緻内輪廓偏差,需整體觀察(注:該網頁權威性較低,僅供參考)。
若需了解特定領域(如土木工程、對稱中心線)的延伸内容,可查看相關來源的完整信息。
瘢痕性沙眼柄胸骨關節不是無辜的動配合防空部隊分出再保險複合應力感覺運動的高胱氨酸過敏性樣的合夥的解散互葉沙參僵局加速原理脊髓中樞卡普臘尼卡氏試驗克勞修斯不等式可選擇的契約條款醌亞胺染料累積器瀝出毛囊皮脂腺的三氧化二铈傷力艄勢不可當十進制編碼數使受精鼠傷寒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