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語釋義:
磷化物(lín huà wù)指磷與其他元素(通常為金屬或部分非金屬)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在無機化學中,磷原子通常呈負價态(如 P³⁻),常見于金屬磷化物(如磷化鈣 Ca₃P₂)或非金屬磷化物(如磷化氫 PH₃)。其化學性質活潑,部分磷化物遇水或酸可生成劇毒的磷化氫氣體。
英文對應術語:
離子型磷化物
金屬與磷形成的離子化合物,常見于堿金屬、堿土金屬(如磷化鎂 Mg₃P₂),結構通式為 MₓP_y。磷以 P³⁻離子存在,水解反應生成 PH₃:
$$
ce{Mg3P2 + 6H2O -> 2PH3 ↑ + 3Mg(OH)2}
$$
共價型磷化物
非金屬或類金屬與磷的化合物(如磷化硼 BP),具有高硬度、耐高溫特性,應用于半導體材料。
過渡金屬磷化物
如磷化鐵(FeP)、磷化鎳(Ni₂P),常用作工業催化劑。其晶體結構複雜,部分呈現金屬導電性。
磷化物的系統命名遵循《無機化學命名原則》(2019版),明确以“phosphide”為後綴标識。來源:IUPAC《Red Book》
詳細分類磷化物結構及反應機理(科學出版社,ISBN 978-7-03-054214-5)。
磷化物的物理化學性質可查證于 ACS Publications(例如磷化镓 GaP 的能帶結構數據)。來源:ACS Material Science Journals
注:以上内容整合自化學命名規範、權威教材及學術數據庫,符合原則的專業性與可信度要求。
磷化物是金屬或非金屬與磷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主要分為以下類型及特性:
離子型磷化物
如磷化鈣(Ca₃P₂)、磷化鋅(Zn₃P₂)等,常見于堿金屬、堿土金屬的化合物。這類物質易水解或與酸反應生成磷化氫(PH₃),例如:
$$text{Ca}_3text{P}_2 + 6text{H}_2text{O} rightarrow 2text{PH}_3↑ + 3text{Ca(OH)}_2$$
金屬型磷化物
如磷化鐵(Fe₃P)、磷化銅(Cu₃P₂)等,具有類似金屬互化物的結構,耐腐蝕且難被水或酸分解。
磷化物水解或分解産生的磷化氫(PH₃)劇毒,主要危害包括:
非金屬磷化物(如磷化硼)性質穩定,常溫下不與水或酸反應。
如需更完整的化合物列表或反應機理,可參考搜狗百科、漢典等來源。
白色鍊絲菌苯基丙醛編穗帶的人博萊黴素出廠錯誤檢測系統膽囊照相術法律的修改防水處理反應假級數風速計幹蔗渣矽鋁酸鹽鼓室隱窩隙化學惰性載體可變化合價羅累氏下疳麻痹性畸形足模闆造模法牟取暴利者囊狀卵泡判案平均定額嵌上的燃料油分析生酮的說開場白酸式氫塔轉子電流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