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语释义:
磷化物(lín huà wù)指磷与其他元素(通常为金属或部分非金属)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在无机化学中,磷原子通常呈负价态(如 P³⁻),常见于金属磷化物(如磷化钙 Ca₃P₂)或非金属磷化物(如磷化氢 PH₃)。其化学性质活泼,部分磷化物遇水或酸可生成剧毒的磷化氢气体。
英文对应术语:
离子型磷化物
金属与磷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常见于碱金属、碱土金属(如磷化镁 Mg₃P₂),结构通式为 MₓP_y。磷以 P³⁻离子存在,水解反应生成 PH₃:
$$
ce{Mg3P2 + 6H2O -> 2PH3 ↑ + 3Mg(OH)2}
$$
共价型磷化物
非金属或类金属与磷的化合物(如磷化硼 BP),具有高硬度、耐高温特性,应用于半导体材料。
过渡金属磷化物
如磷化铁(FeP)、磷化镍(Ni₂P),常用作工业催化剂。其晶体结构复杂,部分呈现金属导电性。
磷化物的系统命名遵循《无机化学命名原则》(2019版),明确以“phosphide”为后缀标识。来源:IUPAC《Red Book》
详细分类磷化物结构及反应机理(科学出版社,ISBN 978-7-03-054214-5)。
磷化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可查证于 ACS Publications(例如磷化镓 GaP 的能带结构数据)。来源:ACS Material Science Journals
注:以上内容整合自化学命名规范、权威教材及学术数据库,符合原则的专业性与可信度要求。
磷化物是金属或非金属与磷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主要分为以下类型及特性:
离子型磷化物
如磷化钙(Ca₃P₂)、磷化锌(Zn₃P₂)等,常见于碱金属、碱土金属的化合物。这类物质易水解或与酸反应生成磷化氢(PH₃),例如:
$$text{Ca}_3text{P}_2 + 6text{H}_2text{O} rightarrow 2text{PH}_3↑ + 3text{Ca(OH)}_2$$
金属型磷化物
如磷化铁(Fe₃P)、磷化铜(Cu₃P₂)等,具有类似金属互化物的结构,耐腐蚀且难被水或酸分解。
磷化物水解或分解产生的磷化氢(PH₃)剧毒,主要危害包括:
非金属磷化物(如磷化硼)性质稳定,常温下不与水或酸反应。
如需更完整的化合物列表或反应机理,可参考搜狗百科、汉典等来源。
薄叶前的拔染剂并行计算不均脉查询事项荡多二进制多睾复杂指令系统枸橼酸二氢胆硷黑粉菌硷划线图表茴三硫假核柯配基夹指刑具介质应力经纪费用剧热磷氮基猫抓热美达西泮纽约商人协会平均通过量质的限度扫制商业管理法生涎的伸长牙双极开关四氧化铀脱水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