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memorandum clause
derate; mitigate or annul; reduce or remit
【經】 allowance; deductions and exemptions
【法】 liability clause
在漢英法律語境中,"減免責任條款"對應的英文術語為"Limitation of Liability Clause" 或"Exclusion Clause",是合同中用于限制或免除一方或多方在特定情況下法律責任的約定。其核心作用在于預先分配風險,避免未來争議。以下從法律角度解析其關鍵要素:
責任限制 (Limitation of Liability)
約定賠償金額上限(如合同總額的150%)或排除間接損失(如利潤損失、商譽損害)。例如:
"供應商對任何間接損失不承擔責任,其總賠償責任不超過本合同總價款。"
("The supplier sha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consequential losses, with total liability capped at 150% of the contract value.")
責任免除 (Exclusion of Liability)
明确排除特定違約行為的責任(如不可抗力、第三方過錯)。例如:
"因自然災害導緻的交貨延遲,賣方免除賠償責任。"
("The seller is excluded from liability for delays caused by force majeure events.")
此類條款的效力需符合公平原則,法院通常審查:
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40條(現《民法典》第496-497條)對格式條款效力的規定。
場景 | 中文條款示例 | 英文對應表述 |
---|---|---|
技術服務合同 | "數據洩露賠償不超過服務費總額" | "Liability for data breaches capped at total fees" |
設備采購協議 | "因設計缺陷導緻的故障,制造商免責" | "Manufacturer excluded from liability for design defects" |
軟件許可協議 | "用戶承擔所有數據丢失風險" | "User assumes all risks of data loss"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釋義》(法律出版社),第497條解讀。
王利明《合同法研究》(第四卷)第21章"免責條款的效力邊界"。
ICC模型合同中的責任限制條款起草指南(ICC Force Majeure Clause 2020)。
(注:因平台限制未提供具體鍊接,文獻名稱與出處可供讀者按圖索骥。)
減免責任條款是指合同或法律中用于減輕或免除當事人未來責任的約定或規定。以下從定義、類型、法律依據及效力等方面詳細解釋:
減免責任條款的本質是通過約定或法定方式,限制或排除當事人應承擔的違約責任或損害賠償責任。其核心特征包括:
法定減免
依據法律或行政法規直接規定責任限額,例如:
約定減免
分為兩類:
有效條件
無效情形
根據《民法典》第506條,以下免責條款無效:
在保險代位求償中,若被保險人與第三人存在減免責任約定:
減免責任條款需符合法定或約定要件,且受公平原則及法律強制性規定約束。實際適用中需結合具體合同内容、行業規範及司法實踐綜合判斷。
按季收付的款項變調铋餐臂筋膜玻利維亞産生式語言符號二元學說父權鑒定負債與資産格蘭維耳氏錘漢字字模恒粘橡膠黃油樣糞抗菌酸劑可逼近性脈沖邊沿陡度錳Mn那可辛嵌入砂心汽餾的人工蛭人事部門費用山柰屬生油的雙折射物質輸卵管щ突出特别市違法監禁未經加工的維數說明述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