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煉英文解釋翻譯、混煉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milling; mixing
分詞翻譯:
混的英語翻譯:
get along with; goof; mix; confuse; muddle along; pass for
煉的英語翻譯:
refine; smelt; temper with fire
專業解析
混煉的漢英詞典釋義與專業解析
一、中文定義
“混煉”指在橡膠或塑料加工中,将生膠(生料)與配合劑(如填充劑、硫化劑、防老劑等)通過機械剪切和熱作用,使其均勻混合并達到預定物理化學性質的工藝過程。該過程需在特定溫度和時間下進行,确保材料分散均勻、性能穩定,是高分子材料加工的核心工序之一(來源:ISO 1382:2022《橡膠術語國際标準》)。
二、英文對應術語
英文譯為"mixing" 或"compounding",具體語境下需區分:
- Mixing:泛指物料混合,強調機械作用下的物理分散過程(如密煉機混煉)。
- Compounding:涵蓋配方設計與混合工藝,更側重配方成分的協同效應(來源:ACS《高分子科技詞典》)。
專業文獻中常以"mastication" 特指生膠的塑煉預處理,而"milling" 指開煉機混煉操作(來源:GB/T 9881-2008《橡膠術語》)。
三、技術參數與工藝要點
- 溫度範圍:通常控制在 110°C–160°C(密煉機),避免高溫焦燒。
- 時間要求:根據配方複雜度,約 5–15 分鐘完成分散。
- 均勻性标準:以炭黑分散度 ≤5μm 為行業基準(來源:《橡膠工業手冊·煉膠分冊》)。
四、設備與行業應用
主要設備包括密煉機(Banbury mixer) 和開煉機(two-roll mill),應用于:
- 輪胎胎面膠制備
- 密封件彈性體配方開發
- 高分子複合材料改性(來源:Elsevier《聚合物加工工程》)。
權威參考文獻
- ISO 1382:2022, Rubber — Vocabulary
- ASTM D1566-21, Standard Terminology Relating to Rubber
- 中國國家标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 9881-2008《橡膠術語》
網絡擴展解釋
混煉是橡膠加工中的核心工藝,指通過機械作用将配合劑(如炭黑、硫化劑等)均勻分散到生膠或塑煉膠中,形成質量均一的混煉膠的過程。以下是關鍵要點:
一、基本概念
- 定義:混煉利用開煉機、密煉機等設備,将橡膠(連續相)與配合劑(分散相)混合,最終形成具有複雜結構的分散體系。
- 核心作用:決定膠料加工性能及橡膠制品的物理機械性能。若混煉不良,可能導緻分散不均、焦燒、噴霜等問題,影響後續硫化等工序。
二、工藝過程
- 混入階段:配合劑在機械剪切力作用下滲入橡膠,形成初步混合。
- 分散階段:配合劑顆粒進一步破碎成微小粒子,增強微觀均勻性。
- 混合階段:宏觀上實現各組分分布均勻,避免結團。
- 塑化階段:橡膠分子鍊斷裂,粘度降低,促進最終均勻性。
三、設備與要求
- 主要設備:開煉機(手工操作要求高)、密煉機(應用最廣,效率高)。
- 工藝要求:需控制混煉溫度、時間及加料順序,确保可塑度符合後續加工需求。
四、關鍵影響因素
- 材料特性:炭黑粒徑、表面活性及橡膠種類直接影響分散效果。
- 工藝條件:剪切力大小、混煉時長及溫度調控對結合橡膠(橡膠與填料的複合體)形成至關重要。
五、常見問題與解決
- 焦燒:因溫度過高或硫化劑過早反應,需優化混煉周期。
- 噴霜:配合劑析出表面,可通過調整配方或混煉均勻性改善。
如需進一步了解混煉膠的配方設計或設備參數,可參考權威資料。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巴-布二氏征半狄塞爾機瀑布歸并分類便盆財産的增加赤楊素充水垂體前葉樣物質電樞軸地址位數二次轉變溫度法利伍氏反應附加人工成本複聲源各種資産緩沖器預分配劃線圖表貨币貶值漸弱的浸着拒絕接受可選字體濫伐老年性截癱連二硫酸鹽螺紋傾斜角每期利息費用耐曬牢度說定添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