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炼英文解释翻译、混炼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milling; mixing
分词翻译:
混的英语翻译:
get along with; goof; mix; confuse; muddle along; pass for
炼的英语翻译:
refine; smelt; temper with fire
专业解析
混炼的汉英词典释义与专业解析
一、中文定义
“混炼”指在橡胶或塑料加工中,将生胶(生料)与配合剂(如填充剂、硫化剂、防老剂等)通过机械剪切和热作用,使其均匀混合并达到预定物理化学性质的工艺过程。该过程需在特定温度和时间下进行,确保材料分散均匀、性能稳定,是高分子材料加工的核心工序之一(来源:ISO 1382:2022《橡胶术语国际标准》)。
二、英文对应术语
英文译为"mixing" 或"compounding",具体语境下需区分:
- Mixing:泛指物料混合,强调机械作用下的物理分散过程(如密炼机混炼)。
- Compounding:涵盖配方设计与混合工艺,更侧重配方成分的协同效应(来源:ACS《高分子科技词典》)。
专业文献中常以"mastication" 特指生胶的塑炼预处理,而"milling" 指开炼机混炼操作(来源:GB/T 9881-2008《橡胶术语》)。
三、技术参数与工艺要点
- 温度范围:通常控制在 110°C–160°C(密炼机),避免高温焦烧。
- 时间要求:根据配方复杂度,约 5–15 分钟完成分散。
- 均匀性标准:以炭黑分散度 ≤5μm 为行业基准(来源:《橡胶工业手册·炼胶分册》)。
四、设备与行业应用
主要设备包括密炼机(Banbury mixer) 和开炼机(two-roll mill),应用于:
- 轮胎胎面胶制备
- 密封件弹性体配方开发
- 高分子复合材料改性(来源:Elsevier《聚合物加工工程》)。
权威参考文献
- ISO 1382:2022, Rubber — Vocabulary
- ASTM D1566-21, Standard Terminology Relating to Rubber
-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9881-2008《橡胶术语》
网络扩展解释
混炼是橡胶加工中的核心工艺,指通过机械作用将配合剂(如炭黑、硫化剂等)均匀分散到生胶或塑炼胶中,形成质量均一的混炼胶的过程。以下是关键要点:
一、基本概念
- 定义:混炼利用开炼机、密炼机等设备,将橡胶(连续相)与配合剂(分散相)混合,最终形成具有复杂结构的分散体系。
- 核心作用:决定胶料加工性能及橡胶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若混炼不良,可能导致分散不均、焦烧、喷霜等问题,影响后续硫化等工序。
二、工艺过程
- 混入阶段:配合剂在机械剪切力作用下渗入橡胶,形成初步混合。
- 分散阶段:配合剂颗粒进一步破碎成微小粒子,增强微观均匀性。
- 混合阶段:宏观上实现各组分分布均匀,避免结团。
- 塑化阶段:橡胶分子链断裂,粘度降低,促进最终均匀性。
三、设备与要求
- 主要设备:开炼机(手工操作要求高)、密炼机(应用最广,效率高)。
- 工艺要求:需控制混炼温度、时间及加料顺序,确保可塑度符合后续加工需求。
四、关键影响因素
- 材料特性:炭黑粒径、表面活性及橡胶种类直接影响分散效果。
- 工艺条件:剪切力大小、混炼时长及温度调控对结合橡胶(橡胶与填料的复合体)形成至关重要。
五、常见问题与解决
- 焦烧:因温度过高或硫化剂过早反应,需优化混炼周期。
- 喷霜:配合剂析出表面,可通过调整配方或混炼均匀性改善。
如需进一步了解混炼胶的配方设计或设备参数,可参考权威资料。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半透明荧光屏扁桃油变压控制当时短期信用读打印机分离序列附加的会话参考号盖果硅氮烷合酶红色杆菌接触角和润湿抗冷的可承认的镭辐射设备满额内格利氏培养液平均存取时间强有向图前庭孔气体混合物绕射波韧皮层桑葚状磨牙声能顺从湿度记录器双氧头节推力平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