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黴菌素英文解釋翻譯、黃黴菌素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flavomycoin
分詞翻譯:
黃的英語翻譯:
yellow
【醫】 flavo-
黴菌素的英語翻譯:
【化】 moldin; mycin
專業解析
黃黴菌素(Huáng Méi Jūn Sù)是一種由特定黴菌産生的次生代謝産物,屬于真菌毒素的一種。在漢英詞典中,其标準英文對應為"Aflatoxin",特指由黃曲黴(Aspergillus flavus)和寄生曲黴(Aspergillus parasiticus)等黴菌産生的劇毒化合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核心定義與性質
- 中文:黃黴菌素
- 英文:Aflatoxin
- 類型:天然存在的黴菌毒素(Mycotoxin)
- 化學特性:具有強緻癌性、緻突變性和肝毒性的呋喃香豆素衍生物,常見類型包括 B1、B2、G1、G2(數字代表熒光顔色和色譜分離順序)。
2. 産生來源與污染途徑
- 産生菌種:主要源于黃曲黴(Aspergillus flavus)和寄生曲黴(Aspergillus parasiticus)。
- 常見污染對象:
- 農産品:花生、玉米、棉籽、堅果、谷物等貯藏不當的作物;
- 加工食品:花生醬、飼料、食用油等。
- 環境條件:高溫(25–30°C)和高濕度(>80%)環境易滋生産毒黴菌。
3. 健康危害與安全标準
- 毒性機制:
- 黃黴菌素 B1(AFB1)被肝髒代謝為活性環氧化物,破壞 DNA 并誘發肝癌;
- 急性中毒可導緻肝壞死、黃疸,甚至死亡。
- 國際限值:
- 世界衛生組織(WHO)規定食品中 AFB1 限量為<20 μg/kg;
- 歐盟要求花生制品中總黃黴菌素含量<4 μg/kg。
4. 檢測與防控措施
- 檢測技術:
- 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為常用方法;
- 快速檢測試紙條適用于現場篩查。
- 防控策略:
- 控制倉儲溫濕度,使用防黴劑(如丙酸);
- 選育抗黴菌作物品種(如轉基因低毒素玉米)。
5. 相關術語擴展
- 黃曲黴毒素(Aflatoxin):黃黴菌素的學名,國際通用術語;
- 赭曲黴毒素(Ochratoxin):另一類常見黴菌毒素,常與黃黴菌素共存;
- 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 DON):谷物中常見的單端孢黴烯族毒素。
權威參考資料
- 世界衛生組織 (WHO) - 《真菌毒素污染防控指南》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151348
-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FDA) - 食品污染物限量标準
https://www.fda.gov/food/chemical-contaminants-pesticides
- 中國國家标準 GB 2761-2017 -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http://down.foodmate.net/standard/sort/3/51148.html
注:術語“黃黴菌素”在專業文獻中更常用“黃曲黴毒素”(Aflatoxin),二者為同義詞,後者為國際标準表述。
網絡擴展解釋
黃黴菌素(Roflamycoin)是一種大環内酯類抗生素,其化學結構複雜,CAS號為77814-07-4。以下是詳細解析:
1.基本性質
- 化學結構:屬于含氧大環内酯類,分子式為$mathrm{C{38}H{62}O_{13}}$,含有多羟基和甲基取代基()。
- 物理特性:通常為淺褐色至褐色粉末,具有特殊氣味()。
2.作用機制
- 抗菌原理:通過幹擾細菌細胞壁肽聚糖的合成,抑制革蘭氏陽性菌繁殖()。
- 促生長作用:在畜牧業中,可提高飼料能量轉化率、促進營養吸收,并維持腸道菌群平衡()。
3.應用領域
- 獸用為主:主要用于動物飼料添加劑,增強蛋白質合成,減少氨排放()。
- 耐藥性特點:不易産生耐藥性,且與其他抗生素無交叉耐藥()。
4.注意事項
- 與黃黴素的區别:需注意“黃黴菌素”與“黃黴素”易混淆。後者(如提到的鹽酸黃連素)實為黃連提取物,用于人類腸道感染,而黃黴菌素主要針對動物()。
- 毒性風險:不同于緻癌物黃曲黴毒素,黃黴菌素作為獸藥需按規範使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化學結構或具體應用場景,可參考CAS數據庫及獸藥研究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被動防禦反射參數定義符醋谷胺彈簧圓規對稱面二十四碳二烯酸放電聚合法逢迎的高溫試驗管底過共價原子哈勒氏環合同品級計算存儲器機械化學反應肋間神經阻滞麻醉馬尼安氏喇叭運動貿易數量限制偶數對潛伏性腹膜炎羟脯氨酸酶燃油脈動緩沖器任務津貼容器法蘭傷風敗俗收集數據稅款外置資産損益完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