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漢字英文解釋翻譯、漢字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Chinese characters
【計】 Chinese character; Chinese ideograph; Hanzi; kanji

相關詞條:

1.kanji  2.Sinogram  3.Chineseideograph  4.Hanzi  5.Chinesecharacterorscript  

例句:

  1. 那個小男孩第一次會将漢字慢慢地讀出來。
    That boy can spell out the Chinese for the fast time.
  2. 漢字與日文之間有密切關系。
    There is an affinity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character.

分詞翻譯:

漢的英語翻譯:

Chinese; man

字的英語翻譯:

letter; printing type; pronunciation; word; writings
【計】 graphtyper; W; WD; word

專業解析

漢字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系統之一,其結構、含義及演變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以下從漢英詞典視角解析漢字的四大核心要素,結合語言學權威研究進行說明:


一、漢字的核心構成要素

  1. 形旁(Radicals)

    漢字80%以上為形聲字,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聲旁組成。例如“河”字中,“氵”(水)為形旁,提示與水相關;而“可”為聲旁,提示發音。形旁系統共214個(《康熙字典》分類),是漢英詞典檢索的核心索引方式。來源:《新華字典》(商務印書館)及《漢字部首表》國家标準。

  2. 六書理論(Six Principles)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提出漢字六種造字法:

    • 象形(Pictographs):如“日”(sun)、“月”(moon)
    • 指事(Ideograms):如“上”(above)、“下”(below)
    • 會意(Compound Ideograms):如“休”(rest,人靠樹)
    • 形聲(Phono-semantic compounds):如“媽”(mother,女+馬聲)
    • 轉注(Derivative Characters)
    • 假借(Loan Characters)

      來源: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校注版。


二、漢字的動态演變

  1. 甲骨文到簡化字

    • 甲骨文(約公元前14世紀):刻于獸骨的象形文字
    • 小篆(秦代):秦始皇統一文字的标準字體
    • 楷書(漢代至今):現代漢字标準書寫體
    • 簡化字(1956年):中國大陸推行的規範字形

      來源: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商務印書館)。

  2. Unicode漢字編碼

    現代計算機系統采用Unicode收錄漢字,最新版本包含超9萬個字符,涵蓋簡體、繁體、日本新字體、韓國漢字等變體。來源:Unicode Consortium官方報告。


三、漢字的跨文化功能

  1. 表意超越語音

    漢字可通過字形傳遞基本語義,非漢語母語者常能通過部首推測含義(如“木”旁多與樹木相關)。這一特性使漢字成為東亞多國曆史上的通用書面語(Classical Chinese as Lingua Franca)。

  2. 漢語詞素特性

    單個漢字通常對應一個語素(morpheme),例如“電”可獨立成詞(electricity),也可構成複合詞“電話”(telephone)。漢英詞典中需标注字本位(character-based)與詞本位(word-based)雙重釋義。來源:趙元任《漢語口語語法》(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四、現代漢字教學體系

  1. HSK等級标準

    中國國家漢辦《國際漢語教育通用課程大綱》将漢字分為三級:

    • 初級(300字):覆蓋日常用語的76%
    • 中級(1000字):覆蓋書面語的91%
    • 高級(3000字):覆蓋專業文獻的99%

      來源: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官網教學标準。

  2. 漢字習得研究

    認知語言學實驗表明,非母語者掌握500高頻漢字即可理解80%中文文本(北京語言大學《現代漢語頻率詞典》)。教學推薦“部首優先”策略,可提升記憶效率40%(《世界漢語教學》期刊研究)。


注:因部分古籍文獻無線上公開鍊接,來源标注采用學術界通用版本信息。現行标準文件可在中國政府官網(www.gov.cn)及國家語委平台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書寫符號系統,屬于表意文字範疇,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一、定義與性質 漢字是語素-音節文字,每個字符既表意又表音。不同于拼音文字單純記錄語音,漢字通過字形直接關聯語義,例如"水"字既表示水的發音(shuǐ),又通過象形結構展現液态物質的意象。

二、曆史演變

  1. 甲骨文(商代):現存最早成熟文字,刻于龜甲獸骨,含約4500個單字,已識别約2800字
  2. 金文(周代):青銅器銘文,線條更規範化
  3. 小篆(秦代):李斯統一文字,奠定方塊字基礎
  4. 隸變(漢代):筆畫平直化,奠定現代字形
  5. 楷書(漢末至今):标準書寫體沿用超1800年

三、結構體系 • 六書造字法:象形(日、月)、指事(上、下)、會意(休、森)、形聲(江、河)、轉注、假借 • 部件構成:214個部首系統(如"氵""木"),90%現代漢字為形聲字 • 筆畫規範:8種基本筆畫(橫豎撇捺點提折鈎)組合成字

四、現代應用 全球約15億使用者,是聯合國六種工作文字之一。2013年《通用規範漢字表》收錄8105字,其中常用字表含3500字。簡體字系統自1956年推行,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同步采用,港澳台地區仍主要使用繁體字。

漢字承載着中華文明連續性基因,其二維空間結構、形義關聯特性,使漢語文本具有高信息密度(單字信息量約4.5比特)。學習難點主要在于字形複雜度(平均筆畫數10.75畫)和多音現象(20%漢字有多個讀音)。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氨合百部科半膠束薄荷素油懲罰主義的雌性生殖系統猝熄火花隙檔案室丁香烯反除運算共同意志廣譜抗菌素固定狀态合法性錯誤結構操作己二酰二胺節外生枝機具鑄件糾正冤情居留資格賴粘液為生的浪漫精神傾卸爐篦生産數據處理神經卵磷脂屍體面模輸送壓力死而複生碳酸氫亞鐵